跳至内容

97后首次定性“暴乱”,旺角示威者:“这是第一次,但不会是最后一次”

大年初一的旺角骚乱由支持小贩文化而起,被官方定性为“暴乱”。究竟事情是如何演化导致当晚的冲突?

97后首次定性“暴乱”,旺角示威者:“这是第一次,但不会是最后一次”
2016年2月9日,凌晨约一时半,多名示威者带同盾牌及口罩在旺角朗豪坊外与警方对峙。

“这是一场‘暴乱’。”

2月9日(大年初二)早上10时20分,香港特首梁振英斩钉截铁地把年初一2月8日晚上至翌日2月9日清晨,在旺角发生的通宵骚乱定性为“暴乱”。根据香港《公安条例》第19条,任何参与被定为非法集结的人破坏社会安宁,该集结即属暴动。由九七回归至今,该罪名未被引用过。这次是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中国以来,特区政府首次定性活动为“暴乱”。

2月9日下午3时,香港警务处处长卢伟聪在记者会上,亦以“暴乱”形容当晚的警民冲突。他斥责当晚示威者是“暴徒”,“他们放火想烧警车,用砖头扔人…大家可想像得到砖头扔中头部,是可以杀人的。”

紧接事件的整天,不同政治光谱的政党,包括建制派民建联、新民党、工联会,到泛民的民主党及公民党都发表声明,谴责旺角骚乱中的暴力行为。而整个香港,亦被一夜通宵的流血开枪乱局吓呆了,尽管年初二夜晚,维多利亚海港上空按每年农历新年惯例发放烟花,亦难掩整座城市的惊恐。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