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上海水舍:旧弄堂与新风景

那些寓意不明的话语,或者来自困在建筑迷宫里的求救者;走到哪儿总感觉能窥视别人或被人监视,分明是跟这房子晦暗的过去连结⋯⋯

上海水舍:旧弄堂与新风景

踏出老码头,沿着毛家园路西行,若不是前头有人踩着高跟鞋,镜头前搔首弄姿,挡住我的去路,恐怕不会停下脚步。那气质不甚佳的小模特儿斜瞄我一眼,盯着被我背得很体面的山寨包,大喇喇地品评。绕到对街,看那一组人马仍​​忙碌地拍个没完,才发现这废屋真有点意思,挑高二层的大门顶部嵌了小灯,方正刚硬的棱线在转角柔和下来,优雅回身,不费力地占满路口寸土寸金的空间;包住房顶的耐候钢锈得如此无懈可击,宛若撒上松露巧克力的可可粉,几乎要教人垂涎了。绕到面对南外滩那一侧,满目沧桑的水​​泥墙尽处,小腿边隐隐有微光,低头看去,正好对上咖啡座里望出来的目光。

不多时,我走进这家名为“水舍”(Waterhouse)的精品旅馆,融入大堂对过下陷咖啡吧的风景。环视四周形姿各异的休闲椅,恍若随意摆设的木桌、圆几、陶瓷小凳,明白这里是北欧巨匠与意大利名家交锋的一级战场,夹在中间的德国新锐设计师亦不甘示弱,这空间看似闲适安逸,一草一木却莫不暗暗较劲:椅子丛林的佼佼者,或是如蛋壳温柔庇护委身其上的人,带来宛若新生的喜悦;或以简洁优美的弧线结合浑然一体的后背和扶手,让向外扩散的过短支脚,撑起雍容之下隐隐不安定的灵魂;或是看似岌岌可危的王座,让对于权势的幻想与幻灭,微妙地聚在一个平衡点。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