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六四三十二週年

【书摘】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1989年5月26日至6月21日,台湾记者杨渡赴北京天安门广场采访。32年后,他将回忆写成《未烧书》。

历史文件出土:日本政府为何决定在六四后“温情地注视”中国?

日本《时事通信社》推出独家解密档案报导,指六四天安门事件后,日本政府反对西方的对中制裁、主张对中应该“尽量有耐心”,端传媒专访报导执笔记者城山英巳,谈谈他所见的、三十年前的日本政府六四档案。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90年代:台湾野百合学运三十年

当89年北京天安门运动以枪声作结、一代青年开始流亡海外之时,台北街头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广场学运。以“废除代表大陆各省的万年国代”为主要诉求,这批出生于1970年前后的青年学生,意外地推动台湾90年代政治本土化、民主化的浪潮。

“寻衅滋事”式纪念,陈云飞“快乐抗争”的心法

“公权力就是猛兽,我们目的就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陈云飞就是驯兽师。

六四去国三十载,若在故土上不能说话,与流亡何异?——张伦专访

他是当年北大高材生、也是广场纠察总长;是语言不通而茫然失措的流亡者、也是大师门下的高足;是被三个孩子弄得手忙脚乱的父亲,也是无法床前尽孝的孩子。

一个人的战斗,没有退路的吴仁华

吴仁华三本书最初都在香港自费出版,封面是自己用 word文档设计,“很难看、很粗糙”。“三十年过去了,你出版那些受害者名录,谁会买呢?”

互动页面:工人、师生、母亲、记者——9个人的广场记忆

一切变得模糊之前,端传媒走访多地,以声音和影像留住一片记忆的虚拟场所。

“我当时,可能真是做对了一件事”—— 那个春夏之交,在“北平”的台湾记者们(上)

“电视上就出现一张字卡、一条新闻:‘造谣大王肖斌抓到了’,从那时开始,路边再也见不到有人谈论这件事,也不会有人接受你的采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