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猴痘多传播于男男性行为,世卫担忧同性恋者面临污名化,你如何看?

对病毒的标签是“提醒警惕”还是“加剧恐慌”?

2022年6月6日,西班牙马德里一所实验室,一位技术人员从冻柜取出一盒猴痘病毒样本。

2022年6月6日,西班牙马德里一所实验室,一位技术人员从冻柜取出一盒猴痘病毒样本。摄:Pablo Blazquez Dominguez/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2-07-27 发起

你曾否因为怕被歧视或标签而拒绝寻求协助?

你认为世卫和各国政府应如何演绎,以减低猴痘为同性恋者带来的歧视?

你认为一些对病毒的标签是“提醒警惕”还是“加剧恐慌”?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7月23日宣布把猴痘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意味猴痘的流行已触发世卫组织的最高警戒级别,与疫情和小儿麻痺症并列同一级。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目前已有75个国家、超过16000多宗猴痘病例,当中有5寳死亡病例。在上周6个国家报告了首例猴痘病例中,绝大多数患者为有男男性行为者。

谭德塞称,这种传播模式让当地政府可针对特定群体实施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但同时对同性恋构成挑战;而在一些国家,他们有机会面临著威胁生命的歧视。

BBC健康与科学事务记者加拉格尔(James Gallagher),疫苗和防疫讯息集中于风险最大的人群可使疫情更容易解决,但在一些同性关系被视为非法的国家,“污名化和迫害可能成为(他们获得)帮助的阻碍。”而能否阻止猴痘有来自病毒的挑战,也有来自社会和文化的挑战。

为何猴痘集中在男男性行为中传播?

根据世卫资料,猴痘是一种会从动物传播给人的人畜共通传染病,症状类似天花但较天花轻微,猴痘的僡播途径主要是与有关患者“密切接触”,包括通过面对面、皮肤对皮肤、嘴对嘴或嘴对皮肤接触,如性接触。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研究团队在6月10日发表简报,152名猴痘患者填写的问卷中,151人表示自己有男男性行为。

虽然很多病例是发生在有男男性行为的人身上,但《科学人》指出猴痘并非性传播感染(STI)疾病,而是“通过与病变组织、体液、飞沫及被褥受污染物的密切接触,从一个人传播予另一个人”。

猴痘在男同性恋间蔓延可能与其联系方式有关。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LSHTM)流行病学家 Adam Kucharski以7、80年代了解淋病等性传播疾病时遇上的困难为例,他指男男性行为群体本质上与其他群体没有分别,但他们之间的联系较其他紧密得多,更换伴侣更频繁,且更有可能同时有多名伴侣。尽管这些在所有性网络中都会发生,但他指“只是程度的问题”。

LSHTM在6月13日发表研究,按英国人的性伴侣数据,模拟猴痘在男男性行为群体及群体外的传播。研究人员指在没有有效措施下,男男性行为群体在全球极有可能出现超过1万宗病例,但猴痘也有机会在群体外出现。

2000年代美国爆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感染,该病始于男男性行为社群,但后来蔓延到健身室、运动员间及监狱等其他群体的场所,可见针对男男性行为群体并非阻遏传播的最理想做法。报导指出,最有效方法应是把预防工作面向有多个性伴侣的人。

英国卫生安全局表示,医生可能会建议为“有多个伴侣、参与集体或场所性行为的人”接种疫苗。

污名化可致病毒扩散

在多数猴痘病例都集中在男同性恋的情况下,经常有媒体和部分人士将矛头指向同性恋者和跨性别人士。

联合国爱滋病规划署发表声明,关注有媒体涉嫌污名化相关性小众,爱滋病规划署副执行主任卡瓦纳(Matthew Kavanagh)呼吁各地传媒和政府避免污名化,“过往经验显示,污名化言论会迅速使基于证据的应对措施失效,因为这些言论会引发恐惧循环,使人们远离卫生服务,阻碍发现病例的努力,并鼓励无效的惩罚性措施。”

历史上有不少疫症因污名化和标签,不但阻碍感染者求助,还减低民众对病毒的警觉性。一百多年前,美国旧金山在腺鼠疫(“黑死病”的其中一种)的威胁下,市政下令把整座中国城封锁,针对华裔切断食品供应,并逐家逐户排查病例和强制消毒,有些华人家庭为了不让检察官发现,会把家中的病人藏起来,结果加剧了病情的扩散。

HIV病毒(爱滋病病毒)也是遭污名化的代表。病毒可经性接触、母婴接触、共用针筒等途径传染,但男性与男性的性行为一直被视为 HIV 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媒体起初报导为“男同性恋相关免疫缺陷”,还用上“同性恋癌”一词。

1980年代末,著名哲学家桑塔格写下《爱滋病及其隐喻》,批评社会妖魔化爱滋病人。医学期刊刺胳针HIV(The Lancet HIV)在2019年刊登研究指出,非洲每年有成千上万名男同性恋者死于和HIV相关的疾病,他们因为恐同的法律扼杀了接受检测和治疗的机会,亦有调查发现,拥有越高压的反LGBT法律或惩罚,HIV的检测率就会比较低。

此外,这些污名化亦减低群体外民众对病毒的警觉性,在英国公共卫生部(Public Health England)发表的《爱滋病诊断、晚期诊断及求诊报告(2016)》中显示,异性恋比同性恋者更晚知道自己患上爱滋病,因为他们“认为这件事(感染 HIV)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增加了传染机率。

目前疫情在全球蔓延,世卫以希腊字母为COVID-19变异株命名,避免污名化病毒首次被发现的地点。上月,超过30位国际科学家表示“猴痘具有歧视性和污名化,且迫切需要重新命名”,掀起人们对“病毒名称会否被污名化”的讨论。

你认为病毒污名化会对公共卫生构成什么影响?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陈洛荞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