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红灯停、绿灯行:为了公共防疫,你愿意公开你的隐私与行踪吗?

以中、韩、新为代表的数字防疫管理经验,又是否可在全球复制推行?

2020年3月22日,英国伦敦,市民戴著口罩在繁忙的地铁车厢内。

2020年3月22日,英国伦敦,市民戴著口罩在繁忙的地铁车厢内。摄:Alex Davidson/Getty Images

端小二2020-03-29 发起

以中、韩、新为代表的数字防疫管理经验,又是否可在全球复制推行?

疫情背景下,防疫科技如与个人隐私安全抵触,民众是否应当顾全大局作出“牺牲”?

防疫科技如何在有效性与隐私保护间取得平衡?

自中国多地宣布本土确诊病例“清零”,输入性病例则成为各地现存确诊来源的主要群体。随着疫情放缓,中国大陆地区除湖北省外,各地企业均开始有序恢复生活生产,不过所有劳动力出入、通行必需公众场则必需出示电子健康证明“健康码”——红灯停、绿灯行。

“健康码”技术要求使用者通过网页自行申报户籍、居住地、旅游史与健康状况,填写是否接触疑似或确诊病患等问题。而后,系统将基于回答生成个人专属的二维码。二维码将对照风险值的高低,对使用者身体状况作出直观评估,并以红、黄、绿三色呈现。

其中,绿码表示可在杭州进出、通行;显示红码者,实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14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显示黄码者,进行7天以内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不超过7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

疫情当下,“健康码”已成为公共场所人流管控的重要工具,并因省时高效而广受好评。

这项技术最早由大陆科技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蚂蚁金服”开发,搭载“支付宝”应用平台实现;目前已覆盖超过中国大陆200个城市。另一互联网巨头腾讯后亦效仿,在其应用程序“微信”推出相关页面,经统计亮码人次已超过五亿。

此外,中国大陆三大移动通信公司、交通部门及互联网公司亦在疫情期间积极合作,密切追踪用户行迹及接触状况,令跨省跨境人员管理与密切接触者追踪成为可能。

此举实际上与新加坡及韩国掌握确诊患者行踪原理类似。据《纽约时报》报导,新加坡推出了一款名为TraceTogether的应用,使用蓝牙信号探测附近的手机,帮助当局寻找“密切接触者”。新加坡卫生部则在网上公布的每个确诊患者的信息细节,当中更包括患者之间的关系。

另据《华尔街日报》日文版披露,韩国政府通过收集患者信用卡刷卡记录、手机定位与出入境资料等信息,重组病患的活动路径,向社会大众实时发送预警信息。

数字防疫引发隐私安全担忧

事实上,“大数据”科技手段正在亚洲疫情抗击战中发挥效用,尽管成效斐然,忧声却也频起。

《纽约时报》,今年1月,韩国当局开始在网页公布每位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者的详细位置记录。当中包含患者仔细信息,如这些人何时去工作、在地铁里是否佩戴口罩、换乘站名、接受病毒检测诊所的名字等。

然而,在韩国高度网络化的社会,有部份网络“暴民”利用政府网站披露的患者数据,识别出患者的名字,并对他们进行追踪。据悉,韩国确诊病患之一车小姐因个人信息被迫公开,深受其扰;她在脸书上写道,“这件事对我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打击,甚至远远超出了身体上的疼痛。”

因“数字防疫”涉及且收集大量患者的医疗、行迹及户籍等关键信息,有大陆网友质疑,这是一次公民隐私信息的“大透明”,其又反问,疫情当下信息散落各处,但在后疫情时期,这些个人的私隐应该如何受到保护?

底特律地区的独立隐私权学者克里斯·吉利尔德(Chris Gilliard)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指出,疫情期间部份国家采用科技手段以收集用户数据是“是很奇怪的”,他又认为此做法是打着公共卫生利益的旗号,实际上给别人造成危害。

疫情肆虐,欧美如何部署数字抗疫工具

新冠疫情持续近四个月,主战场已从中国大陆及东亚地区转向欧美各国。为竭力控制人际传播、遏制新冠肺炎蔓延势头,欧美各国亦在争分夺秒部署数字工具。

《纽约时报》,英国第一个能向患者发出提醒的手机应用程序正在开发,而英国的卫生官员和科学家亦希望能尽快对此展开测试;报导又指出此项目与中国政府使用的跟踪系统不同,强调有关计划完全凭靠人们自愿参与。

牛津大学的程序开发研究人员表示,有关应用程序将与国家卫生系统(National Health System)连结。参加项目的人将同意在疫情流行期间,或及后保留该程瓷共享的位置数据。而英国政府可以保证将删除数据,指出“并且不会像韩国那样完全公开被感染者的活动”。

另据大陆科技媒体“虎嗅”报导,美国政府正在积极与 Facebook、Google等科技公司与卫生专家合作,研究如何使用国民的电话位置数据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当中包括跟踪人们行踪,以确保国民均保持在阻止病毒传播的安全距离。

Facebook的高管证实,美国政府对了解人们的运动数据特别感兴趣,这些数据可以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手机收集获得。Google周二晚些时候也证实,该公司曾与政府官员、科技巨头和健康专家进行过对话;各方正在探索汇总匿名位置信息的方法,以帮助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但强调这种合作不会涉及共享任何人的位置、运动和联系人信息。

尽管英美设想美好,项目却暂无实质进展。科技公司最终能否实现对这些匿名数据的汇总处理,进而绘制出疫情地图亦未有定论。但反在疫情迅速传播的现状下,病毒留给英美的研究时间堪称紧迫。

受困于疫情肆虐,国家情况日益严峻,民众的态度会否因此有所转变?德国最新一项民调得出结论,70%的受访者表示,为了遏制疫情,他们愿意向公共防疫机构,提供体温等个人健康、行动数据以及社会关系等信息。

疫情背景下,防疫科技如与个人隐私安全抵触,民众是否应当顾全大局作出“牺牲”?

文:端传媒实习记者王婕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