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经历人大释法、议员DQ等案件后,香港法治是否岌岌可危?

香港司法独立曾位列《全球竞争力报告》第四,后来跌至第八,你如何看香港司法的未来?

终审法院大楼位于于1912年建成,大楼曾经先后用作最高法院及立法机关,随著香港立法会在2011年10月迁往位于添马的立法会综合大楼,大楼移交予司法机构改为香港终审法院。

终审法院大楼位于于1912年建成,大楼曾经先后用作最高法院及立法机关,随著香港立法会在2011年10月迁往位于添马的立法会综合大楼,大楼移交予司法机构改为香港终审法院。摄: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7-12-08 发起

近年多宗牵涉政治的案件判决,有否动摇你对香港法治的信心?

香港司法独立曾位列《全球竞争力报告》第四,后来跌至第八,你如何看香港司法的未来?

香港司法制度该如何改善?

自去年年末,香港经历了九七主权移交以来第五次“人大释法”后,2017年的香港又历经“七警案”、立法会议员DQ风波、“新界东北案”与“双学三子公民广场案”的刑期复核,以及被押后判刑的占旺藐视法庭案等数起风波,在这些政治性较强的案件后,曾被视为香港骄傲的司法系统开始被质疑和指摘,“染红”、“政治犯”等论声频频出现。

香港司法独立一直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位居前列,2015至2016年度排名第四,而16至17年度则下跌至第八。另据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的调查,自2015年上半年开始,市民对“法治”、“司法制度的公平”、“法庭的公正”等三方面评价都不断下跌,16年下半年均跌至五年最低值。

人大释法后,便有论者直言“敲响‘一国两制’及司法独立的丧钟”;七警案中,则有人认为量刑过重,大陆网络舆论中对法官外籍身分有不少质疑;DQ案中,论者黎班从政治司法化的角度指出,中国政府可能发现独立的司法是政策绊脚石,因此借由释法以加强香港法官为避免跟北京直接起冲突而展现出高度的自制。

而在两起公民抗命案件之后,“法治染红”、“政治犯”、“进入威权法治时代”的论声不断出现,“香港法治独立性是否完好?”、“香港法治岌岌可危了吗?”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端传媒记者也走访两任大律师公会主席谭允芝、林定国,前资深刑事检控专员Grenville Cross,以及四位年轻律师及法律学者,梳理七个关键点,试图回答民众这些疑问。

这周六(12月16日),我们也将邀请香港司法体系不同位置的专业人士、学者、民意代表,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论坛,共同探讨香港法治走向,邀请各位拨冗参加!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讲者们,也可以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问题。

近年标志性政治案件

2016年11月7日,立法会议员宣示风波后,在香港社会一片反对释法声音之下,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以155票赞成全票通过了对香港《基本法》第104条条文的解释,标明第104条“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包括4项涵义。然而由于当时相关司法复核案件尚未审结,这场释法被指“先判案”,以政治干扰司法独立。

2017年2月17日,香港区域法院裁定7名在2014年雨伞运动期间袭击示威者的警察“袭击致造成身体伤害罪”罪成,全被判处两年监禁,且不适用缓刑。2月22日晚,含现役、退休警察及他们的家属在内的3.3万人出席“撑警集会”,声援七警。8月9日,香港上诉庭批准“七警案”被告关嘉豪在等待上诉期间保释外出,七警案中7名被告先后全数获准保释等候上诉。

7月14日,香港高等法院原讼庭宣判立法会议员梁国雄、姚松炎、刘小丽以及罗冠聪的宣誓无效,即日起丧失议员资格(简称 DQ,Disqualify )。

8月15日,香港上诉庭应政府申请,复核“新界东北宗案”13名被告人的刑期,判处即时入狱8至13个月。17日,上诉庭应政府申请复核“双学三子公民广场案”刑期,判处即时入狱6至8个月。

11月7日,香港“双学三子”黄之锋、罗冠聪及周永康被终审法院批准3人的刑期复核上诉申请,并定于明年1月16日聆讯。周永康当日被保释出狱,而此前10月24日,黄之锋、罗冠聪已申请上诉成功,保释出狱。

11月24日,13名因参与2014年6月“反新界东北拨款示威”被判“非法集结”入狱的示威者中,有8人获终院批准保释等候处理上诉申请。

12月7日,香港高等法院就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学联前副秘书长岑敖晖、社民连副主席黄浩铭等占领行动旺角清场期间被控刑事藐视法庭共20人中的16位判刑,因辩方指需时再准备进一步陈辞,法庭最后决定押后判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