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异地不懂求医,对于求医体制不甚熟悉;转换了语言,还能准确表达“痛”吗?不同签证和居留权的身分与医疗费用挂勾,人在外地,保险又要怎样处理?种种加起来,哪怕只是一点毛病,忧心却是加倍。若是一个人在外生活,孤寂感兴许又放大了生理上的痛楚。
香港医疗水平高,但公营医院轮候时间长、看诊时间短;私家医院收费昂贵,买了医保也不能完全安心——这些“睇医生”的经验,几乎是每个香港人共同的切身之痛。但告别香港,在异地带著病痛求医,自然也不是事事顺遂。
今期来稿我们特意挑选不一样的情况,大家“病情”不一,有的闹出笑话,有的辛酸不足为外人道。小时候觉得,一句“身体健康”无心思最求其,直到生病以后才懂即使头痛肚泻也足够影响心情。不论对离开还是留下来的人,“身体健康”原来才是最贴身的祝福语。
“你而家喺边?”是关于港人离散的新栏目,端传媒目前正持续征收世界各地港人的小故事。我们订立了一系列生活化的主题,只要你是在2019年后移民离开的香港人,都想邀请你投稿分享生活琐事和观察。如果你更早离开香港,或非香港人,却对2019年后这一波港人离散有第一手观察,亦欢迎你投稿。请按此了解更多。
“系自己地头” 睇医生
Venus,27岁,2022年8月移居加拿大多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