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今天读齐邦媛:历史不由权力定义,以文学超越政治结界

“这样一个人的巨流河,从单一官方叙事里,松动、复活了历史。我们都是历史的一部分,不能被任何权力自上而下定义。”

知名学者、作家齐邦媛。图:网上图片

知名学者、作家齐邦媛。图:网上图片

特约撰稿人 黄润宇

刊登于 2024-04-04

#巨流河#齐邦媛#两岸#台湾文学#抗战

2024年3月28日凌晨,齐邦媛在台逝世,享寿100岁。作为重量级作家、学者,齐邦媛的辞世引发华文各界追思,台湾作家袁琼琼、杨渡、林淇瀁(向阳)、媒体人董成瑜等都在社群平台以文追悼。作家杨照述说齐邦媛对自己的影响,感慨“一直到政治解严,一直到幸存者如齐邦媛,鼓气也无不赌气地终于写出自己的、家族的记忆。”现任台湾总统蔡英文也在专文写道:“谢谢齐邦媛老师,将台湾文学的湛蓝与静美,带到世界,她也永远是台湾文学长河中的粼粼波光。”

而齐邦媛在中国大陆也深具影响,不少读者于今感怀她的文字力量,微信公众号“玖奌杂货铺”直言:“人们悼念齐邦媛,是在悼念一个有骨气的灵魂;人们阅读《巨流河》,是在怀念那一代有骨气的知识分子。”

1924年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县的齐邦媛,在战火中国成长,前半生可谓颠沛流离。抗日战争开始,13岁的她随家人迁到汉口,又流亡至贵州;后入武汉大学,师从朱光潜。1947年收到国立台湾大学的聘书,“当时原以为是一个可以继续读书的工作,因在海外而添了些许魅力。两年后,风云变色。”在80岁写下回忆录《巨流河》,齐邦媛用简练语言说尽生命中的关键转折。来台后,她一直从事外文教育,以教学、编纂、著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知识人。

在被战争及其遗绪割裂的华语世界,为何齐邦媛的文字能超越政治结界、让不同国别不同立场的读者都为之动容?战后流徙的日子已过去那么久,如今我们能从《巨流河》中读到什么?我们访问了不同地域的学者、作家、媒体人,从他们各自的回忆与阅读中,再拼凑出齐邦媛与她身后的漫长时空。

“《巨流河》一次又一次提醒我们,历史并不是由权力筑成的封闭城墙,而是普通人经验汇成的流动大河。这是在今天和未来不断重读的意义吧。当权力再一次试图修筑城墙,每一个普通人的经验,都能够打开缺口,让历史再次流动如初。”张洁平

知名学者、作家齐邦媛。图:网上图片
知名学者、作家齐邦媛。图:网上图片

齐邦媛: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师从朱光潜,吴宓。1947年赴台,受聘为台湾大学外文系助教。1969年,创办中兴大学外文系并任系主任。1972-1977年,任职台湾国立编译馆,推动国民中学国文教科书改革,剔除政治色彩浓厚的文章,加入杨逵、黄春明、杨唤等台湾作家作品。1977-1988年专任台大外文系教授。70年代起致力于将台湾文学英译推介到西方世界,被誉为“台湾文学的知音”。1998年公开呼吁“国家文学馆”必须独自设馆,给文学一个“家”,引起媒体与政府的关注。2009年出版自传《巨流河》,在中文世界引发广大回响。

教外文系的人

“台湾文学是什么?它一直是个有争论的名字。争者论者全出于政治目标,有时喧闹,有时噤声,全靠当时局势。他们当时不知道,文学和玫瑰一样,它的本质不因名字而改变。”——《巨流河》第十章 〈台湾、文学、我们〉

林文月是自己笔下“读中文系的人”,而齐邦媛则是“教外文系的人”。1947年来台时,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台湾大学外文系任助教。其后亦在不同学院教授美国文学、外文翻译;60年代后期又短暂赴美教书、进修,两年后返台接续外文教育工作,直至1988年荣休。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