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八年将届,台湾防卫能力进步了吗(下)?蔡政府国防施政的隐忧

台湾社会国防议题吵嚷不休的乱象,恰巧暴露了心理国力低落的弱点。

八年将届,台湾防卫能力进步了吗(下)?蔡政府国防施政的隐忧
2023年7月27日,新北市八里举行汉光演习。摄:陈焯煇/端传媒

【编者按】在〈台湾防卫能力进步了吗〉上篇,检视蔡政府上任近八年来,台湾国防在“备战才能止战”的指导下,进行了哪些国防施政的改革。其中,除了提高国防预算、增列特别国防预算,亦以“国武国造”作为国防自主的方针;对台湾人来说,更普遍有感的,则是2024年起恢复募征并行的兵役制度,且强化教召的训练内容。

但在这些有感的改革以外,实际上,台湾社会每逢对重大国防议题皆陷入吵嚷不休的困境中,除了军事知识的落差,公共议题讨论的泛政治化,军事议题同样难以幸免。每当剩下立场对峙,公共对话即难以开展,而此则使得认知作战有机可乘。

在下篇,本文指出台湾国防在改革同时,相关隐忧也应当留意,除了军事知识的认识不一外,国防预算的结构性沉疴也或将成未来隐忧。除此,在美军售台湾频率、力道加快加重之际,甚至主导台湾建军的态势愈趋明朗,意味著什么样的台海情势?而2024年台湾的新任总统,在国防安全的挑战上,又须历经哪些考验?

(廖英雁,自由撰稿人,关注海巡执法、国防军事、历史研究)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