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世纪暴雨中的港府施政:只要“极端”,一切应急失能均可被稀释?

李家超政府看来相当沉迷于FB、微博、发新闻稿执政,对与市民沟通方式有自己的偏执与喜好。

世纪暴雨中的港府施政:只要“极端”,一切应急失能均可被稀释?
2023年9月9日,香港,暴雨后,身穿个人防护装备的工作人员从农场移走一头猪尸体。摄:Lam Yik/Reuters/达志影像

超强12级台风苏拉近距离掠过香港后,9月7日,香港迎来由另一个台风海葵带来的一场近17小时黑色暴雨,让香港人对气候变化连带政府管治能力,经历一场全新体验与洗刷。笔者动笔之时,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指暴雨为“五百年一遇”、暗示应对不足有理,香港舆论对此啼笑皆非。

不单如此,特区政府连日应对天灾的欠佳表现,亦令问责官员大受压力,在前线连日工作的消防员与清洁工人在网上得到的感激与赞誉,远高于所有问责官员,情况直接反映官僚系统当前民望。特区政府应对暴雨的施政能力,面临香港市民严厉批评和质疑。

意识早、变化快、行得慢

香港政府针对气候变化议题作出施政有十多年时间,但政策步伐予人越走越慢、落后全球大势之感。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