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专访《我香港,我街道》编者:五十四位作家,他们的“香港”不一样

“当你失去了你喜欢的街道,你的精神面貌就会改变。文字纪录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我香港,我街道》编者邓小桦与李卓谦。

《我香港,我街道》编者邓小桦与李卓谦。摄:林振东/端传媒

特约作者 Janice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20-05-15

#文化

时为四月的香港,疫情下街道冷清,寒意未消,多于四个人走近一点,就可能被票控。此城繁盛多年,又经历烽火,这种冷清街头现象,却是前所未有的陌生。多年以来,香港街道的变迁往往急促得让人措手不及,由金舖到药房填满的旺区,一下子变成街头巷战的领地;过一阵子再变得人迹罕至,结业潮一浪接一浪,街道风景又换一种样,好像去不完的旅行。张国荣饰演的欧杨修在《东邪西毒》中说:“曾经听人讲过,当你唔可以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嘅,就系令自己唔好忘记。”回忆扎心时,你会选择喝下“醉生梦死”吗?然而,醉生梦死始终只是一个玩笑。

为了这样的变幻急速与不忘记,有关香港地志书写、文学散步的书,近年都出版频繁。香港文学馆由“我街道,我知道,我书写”计划延伸,三年来每年邀请十八位成名作家以香港街道为题创作作品,终由台湾木马文化出版。“木马文化的主编陈琼如给了我们许多建议,去帮助一般读者进入这本书。有一种外部的视角,不只从内部的脉络去看。”书名《我香港,我街道》(木马文化,2020年2月)就带来犀利的视觉,开宗明义强化主体的呈现,连身经百战的邓小桦都吓到。“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我街道,我香港》,后来才知道是更强烈的《我香港,我街道》。而且封面就看到有情绪,不似一般街道文艺书写。”

庄士敦道。
庄士敦道。摄:林振东/端传媒

看待街道与自己的方法

在湾仔富德楼做的访问,窗外轩尼诗道的电车,声声入耳。无论身处何方,街道都是那么贴近生活。

“香港街道研究多不胜数,正如街名研究,都比台湾要多得多。”邓小桦娓娓道来,台湾街名除了本土性质,跟中国许多城市都一样。像基隆街就较为本土,但像南京路之类跟许多大陆城市都差不多,像我们也有北京道。“然而我们还有许多是殖民地遗留的命名,外人读起来会觉得好奇怪,如英文名与中文译名不对的,或译出来的方法,跟全世界译法都不一样。如窝打老的waterloo,全世界都译滑铁卢的。”不似台湾又有一种巷弄美学,香港说逛街很多时是指购物,但台湾就逛街就可能是漫步。她感到香港的漫步近年越来越少,或者跟市区重建有关,也跟我们的生活节奏有关,所以更需要以文字去保留对街道的感觉和经验。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