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中美贸易战

和平的持续,友善的终结——中美贸易协议意味着什么?

中国高层在所谓中美关系的管控方面是失败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因其终止了1969年中苏关系恶化以来中国转向西方世界的缓和进程,而彻底瓦解了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的国际秩序基础。

2019年11月28日,香港中环爱丁堡广场,民众集会感谢美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2019年11月28日,香港中环爱丁堡广场,民众集会感谢美国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摄:林振东/端传媒

白信

刊登于 2019-12-18

#中国外交#中美贸易战#评论

如果后人要记录历史的话,2019年的十二月注定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周,在北京,一些大国的外交官们就发现了一些诡异的迹象:中国外交部官员们的傲慢似乎一夜间消失了,代之以少有的不自信和退缩。在这些戏剧性的表情变化背后,中华帝国的内核似乎正在发生着某种坍缩,北京的政治气氛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而在京的外交官们、知识界、和公民团体也在一周以来密集的聚会中感受到一种久违的胜利。

这一“胜利”,指的是十二月初以来,美国国会先后通过有关香港和新疆的人权法案,继而北约峰会发表声明定义中国为“挑战”、美国年度国防授权法案通过高额预算明确地将中国列为目标,由此意味着中国自1989年以来最大的外交挫败。

因为香港和新疆的两部法案,分别代表着中美关系回到了1989年之后对中国人权的年度审议,以及《马格尼茨基人权法案》在未来更大范围的扩展,这是国际人权政治之于中国的一个关键性作用。

另一方面,濒临“脑死亡的”北约因为发现了新的“对手”而复活,令曾经从冷战高潮的1969年开始转向(与苏联交恶,与美国重新接触)而幸存下来、享受了半个世纪之久冷战红利的中国政权,首次直接面对一个庞大的“冷战组织”。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