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逃犯条例

梁俊彦:选举工程?运动效应?香港区选的微观分析

本文主要基于笔者在选战中的参与及观察经验作基础,根据目前已知的投票结果来推算。

2019年11月24日区议会投票日,沙田沥源邨市民排队投票。

2019年11月24日区议会投票日,沙田沥源邨市民排队投票。摄:林振东/端传媒

刊登于 2019-11-29

#梁俊彦#评论

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本周一出炉,面对泛民与建制派所占席位的“逆转”格局,常见的问题是,到底多出来投票的一百多万选民是怎么被动员出来的?他们都投了谁?从他们的投票意向中如何判断民意的走向?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详细的选民出口数据。香港选民资料一般可以在选举登记册查阅,或在应届选举投票及行政工作完成后,经由选举事务处查阅各选区及其票站,来得出参与投票选民的“年龄”及“性别”统计数字(但不涉及投票意向),大概需要在一个月之后。

不过选举工程的实务分析可以从现实面观察,也部分地回应以上问题。本文便主要基于笔者在选战中的参与及观察经验作基础,根据目前已知的投票结果来推算。

建制派有新的动员方法?

今次选举建制派在大格局上虽然溃败,但实际上建制派绝大部份候选人的得票是仍然上升的。即是,相对于2016年立法会选举58%的投票率,今次的全港投票率有71%,所多出的13%,除以近年民主派与建制派 5.5 对 4.5 的得票分布,可以粗略推算,其中7.15%为民主派得票,而5.85%则属建制派。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