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周保松:正义社会提纲

没有政治自由,人将无法通过公共生活实现自己,他的人生因此是不完整的,其福祉也将严重受损。这种伤害,并非经济利益可以补偿。

2019年8月31日,示威者在夏悫道聚集,与守在政府总部内的警员对峙。

2019年8月31日,示威者在夏悫道聚集,与守在政府总部内的警员对峙。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刊登于 2019-09-01

#周保松

【编按】文章收录于作者今夏出版的新作《香港的黄金时代》,此前端传媒已转载其中一篇《自由诚可贵 ──我的微博炸号纪事》。在这篇《正义社会提纲》中,作者强调社会生活的基本安排中,每个人的自主性都应受到尊重与认可,而政治实践,则是个体自主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必要前提。缺乏公共生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一个正义社会,要求每位公民的政治自由,都可以被平等地实践。

《我们的黄金时代》

作者:周保松
出版商:牛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7

每个人,都有得到国家公正对待的权利。这意味著,国家不能任意对待公民,也不能视公民仅为工具,而必须尊重个体的基本权利。政治必须讲道德,因为人具有尊严。这是政治道德的起点。

在一个大部份公民具有基本理性能力和道德能力、且能自由行使这些能力的社会,国家强制性权力的合理行使,必须得到公民的反思性认可。满足反思性认可的必要条件,是权力行使必须合乎正义。一个社会愈正义,就愈有正当性。

正义是评价社会制度的最高判准。不正义,必然意味著某些人的利益、权利和尊严,受到不合理对待。这些不合理对待,往往给个体带来伤害和羞辱。一个正义的制度,是从政治道德的观点看,每个公民都受到公平对待的制度。

任何一种政治道德的观点,都必须回答两个问题。一,甚么是人的根本权利和利益?二,这些权利和利益应该以甚么方式来合理分配?没有前者,我们不知道人需要甚么和想要甚么;没有后者,我们不知道如何分配有限资源才公平。这两个问题加起来,构成一种社会正义观。

自由主义认为,人的根本利益,是要活出自主的人生。在这样的人生里,个体能够有内在能力和外在条件,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决定自己想过的生活,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重视个人自主,意味著肯定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并尊重人的理性选择。个人自主,是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

人是活动的存有,必须通过不同活动来实现自己。要实现个人自主,主体必须于不同社会领域,例如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爱情、婚姻、娱乐等,有所参与和实践。这就意味著,个体必须在这些领域拥有相当充份的自由,才有可能过上自主生活。我们因此需要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宗教自由、爱情自由、婚姻自由、教育自由和娱乐自由。人类自由的历史,是不同领域逐步向主体敞开的历史。

自由是复数。每一种自由,都像一道打开的门。门开得愈多、愈宽,主体免受外在限制而作出自由选择的空间便愈大,过上自主生活的机会也就愈大。对人的自主发展最重要的自由,构成了社会的基本自由,并形成一个自由体系。一个自由的社会,是公民的基本自由得到充份保障的社会。可是我们也须留意,并非每一道门都同样重要,也并非每一道门打开的程度都必须一样。自由虽然重要,却非唯一的政治价值;不同的自由之间,也会有冲突的可能。自由的地位,须放在一个社会正义观的脉络里来理解和论证。

自由对主体的重要性,因人而异。一个人的自主意识愈强,便愈感受到自由对他的重要,也愈体会到不自由带给他的痛苦。这些痛苦,不仅有加诸身体和意志上的桎梏,还有与生活世界的断裂和个人尊严的丧失。人们对不自由之苦愈敏感,愈能体会自由的重要。公民必须要有充沛的自由意识,自由的价值才会得到重视,自由的理念才会在社会生根。促进自由自主意识的发展,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工作。

人的完整发展,仰赖人在不同领域得到自由发展。在缺乏政治自由的专制社会里,人将难以得到完整发展。没有政治自由,人将无法通过公共生活实现自己,他的人生因此是不完整的,其福祉也将严重受损。这种伤害,并非经济利益可以补偿。我们因此需要民主。民主,是平等公民在政治共同体内实践政治自由的体现。

人生而有各种不平等。自由主义却希望从这样一种观点看待人:每个主体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每个生命皆独一无二且不可取代,同时每个人都渴望活出及活好自己的人生。我们因此有理由接受,每个独立个体,都有平等的道德价值,都有平等的作为人的尊严。一个重视正义的社会,必须重视人的自由和平等。

十一

结论:一个重视个人自主的正义社会,应该为自由而平等的公民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条件,使得每个人都能实现自主人生。这样的社会,需要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基本权利和基本自由、政治上公平的民主选举和社会生活上广泛的民主参与、个人财产保障、公平的教育和工作机会、合理的社会支援和完善的社会福利、对市场的合理约束、消除各种社会歧视(性别、种族、宗教、性倾向等)、多元丰富的文化生活、建基于平等尊重的社会关系等。这样的正义社会,是道德建构,也是政治实践。这是可实现的理想,只要我们愿意为此努力。

(周保松,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