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逃犯条例

催泪弹进化史:全球警权军事化背后,谁是数钱的大赢家?

不管是英文的“Tear Gas”还是中文的“催泪弹”,都从概念上模糊了其杀伤力,将反抗者的痛苦转化为制造商的利润,推动现代暴力军工体系的演进。

2019年6月12日香港金钟,一名示威者在催泪弹的烟雾中。

2019年6月12日香港金钟,一名示威者在催泪弹的烟雾中。摄:Sam Tsang/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夕岸

刊登于 2019-06-19

#逃犯条例#香港#夕岸

在应对反送中抗议中,香港警察用催泪弹、胡椒喷雾、橡胶子弹和布袋弹攻击、驱散人群,导致至少70多人受伤。发生在香港的暴力当然并非孤例,警权扩大和军事化是全世界社会运动的威胁。而使用枪管和气罐释放的催泪瓦斯,也早就是警察镇暴的标配。吊诡的是,早在1925年,《日内瓦公约》就已经明令禁止催泪弹等化学毒气在战场上使用,绝大部分国家都签署并遵守了协定。催泪弹使用领域的倒置,反映了20世纪政治暴力被“人道化”的过程,也侧面勾勒出群众运动和国家镇压间不断拉扯与竞争的历史。

2014年9月28日,防暴警察在香港金钟施放催泪弹。
2014年9月28日,防暴警察在香港金钟施放催泪弹。摄:Xaume Olleros/AFP via Getty Images

致命的非致命武器

发明于一战战场,催泪弹是以CS,CR、CN(已经停用)、辣椒素等一系列化学物质为基底制造的化学武器的统称。在战场上,催泪弹主要为了在僵持阶段引出对方战壕中的敌军;而在街头,催泪弹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快速驱散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催泪瓦斯更多时候是一种水汽,可以吸附在皮肤、土壤和建筑材料上,所以才需要液体来进行清洗。

尽管催泪弹被当作非致命武器,历史上因为催泪弹致残甚至死亡的人数却不在少数。催泪弹的杀伤力不仅在化学物质本身造成的流泪、灼烧和恶心,还在于不正确使用时造成的其他破坏,包括通风不畅导致的窒息,和容器袭击造成的脑震荡,等等。

在密闭和通风不畅的空间投掷催泪弹会大大增加化学危害。2013年,埃及警察在密闭的警车上释放催泪弹,当场杀死了37名穆兄会支持者。2014年11月,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抗议的第二波示威中,警方在混战中多次无差别使用催泪弹和橡胶子弹,导致临街咖啡店都布满有毒气体。受伤的几位当事人一气之下把警方告上了法庭。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