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你相信伯利恒之星与圣诞老人吗?给无神论者的圣诞电影指南

无神论者也可以认同,别人的苦难、别人的饥饿、别人的困乏都是我的义务,这是我们可以继续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

《Edward Scissorhands 剪刀手爱德华》电影剧照。

《Edward Scissorhands 剪刀手爱德华》电影剧照。网上图片

特约作者 叶郎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8-12-23

Don’t Panic! 《银河便车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上的这句话,或许也适用于圣诞节期间的无神论者。当不是教徒的你在震天的圣诞歌曲中,或者开心却总觉得一些“莫名”,或者无助甚至陷入焦虑,就都应该感谢这世上还有一些“圣诞电影”提供路径,去帮你在这个节庆中找到自己。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圣诞节电影的原型——英国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说《小气财神》(A Christmas Carol )。作为一个不太算虔诚的世俗基督徒,狄更斯在这本形塑现代圣诞节样貌的小说中,更加偏重圣诞节背后的人文精神,而非信仰面的意义。

所以请勿惊慌,请随身带上毛巾和本篇指南,准备好把自己沉浸入9个关于自省、救赎、关爱邻人、无条件付出和分享的圣诞精神故事——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圣诞夜惊魂》电影剧照。
《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 圣诞夜惊魂》电影剧照。网上图片

01 宗教节庆的二次创作:《圣诞夜惊魂》

圣诞节最早起源自古罗马异教徒的节庆——农神节 Saturnlia。许多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节庆元素,比如圣诞花环、槲寄生、圣诞颂歌、圣诞树干蛋糕,也都源自比基督教更早的传统习俗,而北极和圣诞老人的元素则是来自北欧和日耳曼人的习俗。另外一个基督教节庆万圣节,则源自于不列颠凯尔特人游行驱鬼的仪式。

用今天的字眼来形容,就是基督宗教“二次创作”了这些异教徒节庆的故事。而《圣诞夜惊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的制片兼故事创作者 Tim Burton,则又“二次创作”了已经基督教化的万圣节和圣诞节的故事。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