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新加坡导演许瑞峰:我拍电影,是因为不想要身为导演的权力

《Demons》的创作再次成为一种集体疗愈,成为所有参与这部电影者的集体驱魔仪式。

新加坡导演许瑞峰(Daniel Hui) 在《Demons》的拍摄现场。

新加坡导演许瑞峰(Daniel Hui) 在《Demons》的拍摄现场。图:许瑞峰(Daniel HUI)提供

特约作者 谢以萱 发自釜山

刊登于 2018-12-21

#新加坡电影

“如果你烦恼如何筹资来发行你的电影,那么你根本不应该费心去拍电影。你拍电影,是因为你需要拍电影;至于其他的事情,并不是那么重要。如果你要等到有资金了才来拍电影,那你就不该拍电影;如果你要确认能发行,才来拍电影,那么这电影根本不值得去拍。除了拍电影以外,还有许多方式可以赚钱;如果你想的是赚钱,恳请另觅其他方法,拍电影只会花掉你的钱而已。拍电影的目的乃是——将你的生命投注其中,而非期待从中获取什么。”——约翰・卡萨维蒂(John Cassavetes)

这段美国独立电影先锋约翰・卡萨维蒂的话,就放在“13 Little Pictures”的部落格上,作为组织成立的座右铭一般,鼓舞著也提醒那些爱电影的人们。2009 年成立至今,“13 Little Pictures”持续扮演著串连与支持独立电影工作者的角色,举办工作坊等交流活动,并积极探索电影这一媒介的多种可能。许瑞峰(Daniel Hui)为主要成员之一,他的电影作品,正体现了这样的精神。

成长于新加坡华人家庭,于美国加州艺术学院接受电影教育,即便成长经验带有如此鲜明的社会刻板印象标签,但许瑞峰的作品并不轻易让人定位——正如他纤瘦、斯文的外表,大男孩般笑起来眼睛总会瞇成线,但内心却是善感深邃的老灵魂;姿态谦和,但对事物总有不轻易妥协的执著。作品杂揉著虚构、纪实的意图,具备浓厚的实验与自我颠覆的精神,他的电影既无西方世界对亚洲电影期待的某种乡愁,亦无好莱坞片场的作风,虽然带有创作者高度的意识与自持,但他在相当年轻的创作阶段,便深刻省思了身为电影导演从事创作时,以艺术之名可能产生的霸权与暴力。然而,这样的体悟,其实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碰撞才获得的。

《Demons》剧照。
《Demons》剧照。 图:许瑞峰(Daniel HUI)提供

所谓的“好电影”其实是种文化殖民的产物,乃是拥有资源者去排挤不在其审美标准内的作品。想要成为符合这样审美框架的导演,就得要进入国际影展、符合欧美世界对亚洲电影的想像。

自承曾经是个在创作上只关注自身的人,很长一段时间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一意地透过作品来表述自我,不太在乎其他人的感受与观点。直到一位亲密友人、同时也是其人生导师,马来西亚重要的导演亚丝敏・阿默(Yasmin Ahmad)突然过世,才对许瑞峰产生了关键性的改变。挚友逝世的打击,加上认知到电影创作其实带有相当多人为操控的因素、充满做作的东西,那时才刚从电影学校毕业不久,24 岁的许瑞峰对电影创作彻底失去了热情与动力,不知道为什么要拍电影。而将他慢慢带出这泥淖的,重新找回电影创作意义的,是 2010 年他拍摄的一部短片《Rumah Sendiri》。

不再想著要拍别人眼中的“好电影”

在拍摄《Rumah Sendiri》之前,许瑞峰是个不喜欢写剧本的导演,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在他的脑子中,甚至常在拍摄现场临时创作,他习惯独自完成这些事情,自己为所有的事情做出决定;而现场的剧组成员会盯著他瞧,追著他问:“Daniel,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这对他带来莫大的压力,当然对剧组成员来说,也充满了疑惑与不安全感。这样的经验,让许瑞峰意识到自己之所以不喜欢创作电影,一部份的原因是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导演总是孤单寂寞的;导演就像是个独裁者,坐在自己高高筑起的象牙塔中,居高临下地指挥著工作人员,要求剧组成员们成为他作品里的个体。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