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为同志挺身而出的基督徒们:专访《牧者》导演卢盈良

“牧者”不只是宗教含义,而是走在前面的少数人,即使孤单,也能挺身而出,愿意做一些事的人⋯⋯

制片起初来找卢盈良导演的时候,他是没有兴趣拍摄的,觉得同志议题在这时代已经稀松平常,好像没有太多可说。

制片起初来找卢盈良导演的时候,他是没有兴趣拍摄的,觉得同志议题在这时代已经稀松平常,好像没有太多可说。摄:陈焯煇/端传媒

特约撰稿人 李屏瑶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8-10-28

我确确实实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去,它仍然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结出很多子粒来。--《约翰福音》12:24

一个自杀的牧师能不能上天堂?1996年杨雅惠牧师创办同光同志长老教会,简称同光教会。跟一般教会不一样,这是一个接纳同志的会所。当时社会气氛很不友善,很多人会恶意滋事。为了保护会众,同光教会早期招募的时候,约可能的新成员见面要在公园,说好带著一本红色的圣经,甚至加注碰面的暗号,要经过好几层审核,才会确认可不可以让此人加入。2008年,创立同光教会的杨雅惠牧师在一般教会找不到工作,自述“全台湾的教会我几乎都投过了,也请身边的朋友帮忙,但是最后都石沉大海。”

杨雅惠不是同志,却愿意挺身而出,走在时代的前方,孤身带领群众。由于疾病、经济、批评等种种原因,杨牧师烧炭自杀,留下仅印刷150本的遗著《揹著十字架的女牧师--杨雅惠牧师的信仰历程》。“死去的麦子落在地里,会结出更多子粒”,这是《牧者》纪录片的由来。但是制片起初来找卢盈良导演的时候,他是没有兴趣拍摄的,觉得同志议题在这时代已经稀松平常,好像没有太多可说。

信仰与性向的恒久战场

“许多感受是来自她(杨牧师)的自传。所以我找一片荒野,她一个人,打著赤脚走。”

“隔一阵子制片失踪,透过了解,发现制片跟家里出柜,他是第三代基督徒,被赶出家族。没想到同志跟宗教扣在一起,冲突会这么大。”卢盈良说,“经过介绍,我认识曾恕敏牧师,他给我杨牧师的自传,看完非常感动。杨牧师对我来讲是人权精神的展现,上网查询,发现没什么纪录著墨,维基百科只有短短两行字,问了一些基督徒、同志基督徒,没什么人知道他。他的故事跟生命在我们的记忆中慢慢被遗忘,我觉得我要做点事情,决定要拍一部纪录片。”

从2013年夏天拍到2017年年底,在十字架的巨大光环与阴影下,《牧者》跟随三位基督徒的脚步,去窥看信仰与性向之间的恒久战场。黄国尧牧师来自香港,因为创办同志团契遭受排挤,数年前带著妻子来到台湾,接下同光教会的职务;曾恕敏牧师则是出柜同志,因为台湾教会很难接受同志牧者,必须打零工度日;小恩则完全被牧师之路抹除,当时长老教会总会年会的反同牧函通过,她在台南神学院的考试前,直接被取消资格。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