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如何“悼亡”?当你写下“R.I.P.”的时候

“悼亡”如今已演变成持续运作的公共性事件,而网络,则成了“悼亡情感政治”的发酵场域。

2016年1月10日,英国传奇摇滚乐手大卫宝儿(David Bowie)因癌症病逝,享年69岁。

2016年1月10日,英国传奇摇滚乐手大卫宝儿(David Bowie)因癌症病逝,享年69岁。摄:Carl Court/Getty Images

特约撰稿人 邓正健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8-09-12

名人逝世,每每引起网络上的悼念潮。美国政界人物麦凯恩(John McCain)逝世,网民一致慨叹痛失一个高水平的政治家;《樱桃小丸子》的作者樱桃子过身,网民则纷纷缅怀跟“小丸子”一起度过的少年时期。至于月前香港歌手卢凯彤猝逝,所引起的网络哀悼风潮更不在话下了。

在网络时代,“哀悼”不再是单纯的私人情感事务。我们习惯在社交媒体表达对名人逝世的悼念之情,从简单一句“R.I.P.”,到洋洋洒洒的千字悼言,或甚是网民之间对逝者评价的讨论和争议,所牵涉的远不止于个人对死者的悼念,更与网民之间大量复杂而绵密的情感互动有关。网络上的“集体悼亡”正在改变集体情感的塑造方式、建构社群里的身份认同,有时更引发各种公共伦理和争议。“悼亡”如今已演变成持续运作的公共性事件,而网络,则成了“悼亡情感政治”的发酵场域。

面对公众的“死亡”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有一个名为“讣告”(Obituary)的栏目,专门报导名人逝世的消息,从政治人物、学者,到明星、作者、艺术家等,什么界别的名人都有。有一段时间,我会定期浏览这栏目,凉薄一点说,我是为了知道“谁死了”而看的。由于栏目里的界别太过繁杂,大部份逝世者我都不认识,偶然遇上一两个熟悉的名字,我都会心下一喜,但随即又会为他或她的死讯而惋惜,心里不禁冒出一句:“原来他/她已过世了!”。我会把消息在脸书上分享,并顺手留言道:“R.I.P.”。

网络信息爆炸让我们更容易接收到名人逝世的消息,尤其是一些未必是一般人都会认识、只属某个特定界别的名人。但反过来说,讣告消息泛滥,几乎三天两夜就有一则新讣告上载,我们对名人逝世的消息也变得愈不敏感。尤其对于早已离开公众视野的名人,若刚好错过了讣告,我们很可能连他或她是否早已过世,亦未必记得清楚。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