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深度

台湾政府跨部门会议纪录,透露了“管中闵事件”的哪些玄机?

台湾大学校长遴选风波陷入僵局,蔡英文政府怎么定性管中闵案?为什么主打方向从原本的“大陆兼课”、“论文抄袭”转向目前的“独董利益回避”?理解这场僵局最重要的一把钥匙,就是这两场跨部会会议。《端传媒》访谈了多名知情者者当事人,最大程度还原会议内容及关键细节。

台大校长遴选当选人管中闵,在历经四个月的独立董事、抄袭与兼职的争议后,被新任教育部长吴茂昆驳回当选资格。图为2015年2月3日,管中闵卸任“国发会主委”时,挥手与同仁道别。

台大校长遴选当选人管中闵,在历经四个月的独立董事、抄袭与兼职的争议后,被新任教育部长吴茂昆驳回当选资格。图为2015年2月3日,管中闵卸任“国发会主委”时,挥手与同仁道别。摄:Imagine China

端传媒编辑部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8-05-16

【编者按】:台湾大学校长遴选风波延烧至今无法落幕,教育部日前驳回台大校长遴选结果,台大12日召开校务会议,决议要求教育部“尽速发聘”管中闵为台大校长。

教育部曾经在4月10日、25日召开两次跨部会咨询小组会议,讨论政府对管中闵案的定性及处理方针。国民党籍立法委员柯志恩日前在脸书上公开相关与会人员名单。这两次会议都有全程纪录,教育部长吴茂昆原本承诺半个月内对外公开、上网,但之后教育部却将它列为“机密”,一年后才能公开。《端传媒》访谈了多名知情者,最大程度还原会议内容及关键细节。从会议中可以窥见政府不同部会、与会学者专家如何看待管中闵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茂昆,他在第一次会议时是主张管中闵不适任的“学者专家”;第二次会议,他因为接任教育部长,已经成了主席。

台大校长当选人管中闵至今未能上任,教育部日前为此召开两次跨部会咨询会议,讨论适法性相关问题。国民党籍立法委员柯志恩在脸书上公布与会人员名单。
台大校长当选人管中闵至今未能上任,教育部日前为此召开两次跨部会咨询会议,讨论适法性相关问题。国民党籍立法委员柯志恩在脸书上公布与会人员名单。图:柯志恩脸书

这两场会议如何组成?

这两场会议的“事由”长达24个字:“管中闵教授赴大陆地区从事学术交流等活动适法性疑义”咨询会议,总时数超过6小时。

第一次会议由时任教育部长潘文忠主持,第二次的主席为吴茂昆。其它参与人士包括:

法务部:次长蔡碧仲; 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处长蔡志儒、处长华士杰; 行政院人事行政总处:副人事长苏俊荣、科长许孟智; 学者专家代表:中研院士吴茂昆(第一次)、台北教育大学教务长周志宏、世新大学前校长赖鼎铭。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