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度香港安老

第一代“离乡”照顾长辈的台湾人,如何做好安老?

婴儿潮世代、加速都市化,过去几十年,奠定了台湾长照的基本格局:完全离乡的子女,要照顾日渐老去的父母。除了送往养老院、聘请外劳,还有什么选择?

赖清德以“功德说”勉励长者护工,点出严重的台湾长照问题:资源不足、实践困难,导致行政院长必须用“做功德”来勉励第一线工作人员,希望他们不要放弃。图为台北市老人安养中心,看护士在午膳时间协助长者吃饭。

赖清德以“功德说”勉励长者护工,点出严重的台湾长照问题:资源不足、实践困难,导致行政院长必须用“做功德”来勉励第一线工作人员,希望他们不要放弃。图为台北市老人安养中心,看护士在午膳时间协助长者吃饭。摄:Will Lin/端传媒

端传媒记者 何欣洁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8-03-08

#安老

2018上半年,台湾行政院长一句“做功德”,点燃了台湾劳工运动的怒火,也彻底掩盖了这句话原本的语境——台湾长照资源的整合改革。

整个亚洲都在步入老龄化,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庞大规模的长寿却衰老的人群,对不同社会都形成不同的冲击。“安老”、“养老”、“长照”,在港中台它有不同的说法,但引发着相似的焦虑。在台湾,赖清德当时那段失言的话是在卫福部宣布将诸多长照资源整合为“1966专线”的记者会上。在这个计划中,照顾者只要拨通1966,便可转接至各县市的长照管理中心,让相关人员进行生活功能评估、共同拟定照顾计划、为家属引进相关照顾资源等。

当时,赖清德说:“照顾老人可能薪水三万多元,好像不值得,工作困难条件、环境已超过忍耐程度,爱心施展有一点困难,我在这里要勉励第一线照服员,把它当作功德台湾的社会理念、做善事的行为。真有碰到困难,希望卫福部也有机制解决,不要让照服员在第一线独自面对、独自承担,令他只有两种选择:继续忍耐或离开工作,这样不好,这要随时检讨、随时调整,让整个制度更加周延。”

这段发言背后的劳动观念,自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发言本身,的确点出严重的台湾长照问题:资源不足、实践困难,导致行政院长必须用“做功德”来勉励第一线工作人员,希望他们不要放弃。整个台湾社会在过去二十年来,也一直在跌跌撞撞地学习,“有机制解决”照顾老人的艰难问题。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