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让季风那样的书店谢幕:中国文化政治的自家传统

中国尽管经历了经济繁荣,但在文化政治上仍更多地延续自传统,即便出现多元实践的公共空间,也很难与西方那种重在市民社会公共参与的情形一样。

2018年1月31日,季风书园上海总店清场,宣告这家曾被誉为“上海文化地标”的书店在经历整整二十年的风雨之后正式谢幕,民谣歌手莫染、荷马晚上在书店内演唱《送别》《明天会更好》。

2018年1月31日,季风书园上海总店清场,宣告这家曾被誉为“上海文化地标”的书店在经历整整二十年的风雨之后正式谢幕,民谣歌手莫染、荷马晚上在书店内演唱《送别》《明天会更好》。摄影:牟芝颖

特约作者 维舟 发自上海

刊登于 2018-02-09

这是一种“暧昧的公共空间”,它的存在没有得到制度化的保障,随时可能被一阵涌来的细浪淹没,但可以在彼此不断试探中小心翼翼地达到彼此都能容忍的动态平衡。

1月31日,季风书园上海总店清场,宣告这家曾被誉为“上海文化地标”的书店在经历整整二十年的风雨之后正式谢幕。这其中的波折,不仅仅是一家书店的起落,更被广泛解读为国内公共空间生存的象征与缩影。

它是一家书店,但又不仅仅是一家书店——无论是书店的经营者、读者,以及若隐若现涉入其中的主政者,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事实上,如果它仅仅是一个“卖书的地方”,那它的关张也不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被赋予如此多的意义,甚至恐怕也不至于在这个口口声声喊着要建设文化事业的“国际大都市”里无处容身。

并非只是一家书店

季风书园成立于香港回归的那一年:1997年。当时的中国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正是社会氛围空前自由的年代,而在改革开放二十年的积累之下,新的城市中产阶级也开始浮出地表。对知识分子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相比起此前的年代,当时有充足得多的资源,但消费主义洪流却也已开始冲刷中国;尽管人心浮躁,精神生活匮乏,但当时的管控远不及后来严密,更不必面临强大的市场力量和网络技术冲击——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一次统计报告,全中国仅有62万上网用户。

理所当然地,那成了季风书园的黄金时代:从第一年在陕西南路地铁站下面41平米的书店,到次年底就扩大为938平米,全盛时期在上海一度拥有八家门市店,是当之无愧的文化风景线。据说董建华任香港特首时,每年去北京述职后,会来上海住上一个星期,每天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都会从下榻的老锦江饭店步行到季风书园,待上两个小时,然后回去吃晚饭。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