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深度

我在卢浮宫学习修文物:面对科学,人才是主角

即使是在颜色都可以以数字表达的今天,文物修复依然是一场修复师与艺术品之间“人性”的互动。

法国国家文物修复中心和国家遗产保护实验室的修复人员在卢浮宫博物馆实验室拍摄一幅画作。

法国国家文物修复中心和国家遗产保护实验室的修复人员在卢浮宫博物馆实验室拍摄一幅画作。摄:Stephane De Sakutin/AFP/Getty Images

特约作者 班班 发自奥地利

刊登于 2018-01-24

两年前,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许多华人观众开始好奇“文物修复”这个行业。而在欧美地区,因为艺术赞助发达,博物馆经费相对充足,文物修复与保护早已发展成为一项产业,相关的教育、资质评估和供求市场都有一套成熟的运作方式。我是有幸十年前在巴黎接触到这个领域的。那是2007年到2009年,我在卢浮宫学院攻读博物馆学与文物修复的硕士学位,近距离体验了一次欧洲主流的文物保护理念与技术。

说起卢浮宫,人们去那里欣赏文物,但不多人知道,其实它还有一座藏身于自己博物馆内部的“卢浮宫学院”(Ecole du Louvre)。这学院建于1882年,出于卢浮宫想给自己培养研究和管理人才的目的。有了这座学院,人们就可以不仅在此欣赏文物,更可以就在卢浮宫学习如何鉴赏文物,以及如何修复文物。直到今天,这个学院仍在为法国的文博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新鲜血液。

那一片片重新鲜艳起来的色彩,就像一条条时间隧道,把我们带回这幅作品刚被创作出的年代。

法国国家文物修复中心和国家遗产保护实验室的修复人员在卢浮宫博物馆实验室分析一枚古董铜像的放射照片。
法国国家文物修复中心和国家遗产保护实验室的修复人员在卢浮宫博物馆实验室分析一枚古董铜像的放射照片。摄:Stephane De Sakutin/AFP/Getty Images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文物修复师?首先你需要具备扎实的艺术史功底,能够充分理解待修复艺术品的艺术价值。由于艺术品的呈现形态不同,比如绘画、雕塑、金银器⋯⋯你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理科知识,能够操作相应的专业设备,正确进行与修复材料相关的实验和分析。最后,修复师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特殊技能:绘画修复师要会画,雕塑修复师要会雕塑,古埃及方向的考古物品修复师需要能够读写象形文字,彩绘玻璃修复师则个个都是拼图十级选手⋯⋯在成为科学之前,文物修复首先是一门手艺,这是一条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成立的真理。

由于成为一名文物修复师需要大量繁杂的知识储备和手工技能,这一专业的学习成熟时间也格外漫长。以法国为例,在卢浮宫学院(或其他拥有文物保护专业的大学)成功取得硕士学位后,还需要参加法国国家遗产中心(INP,Institut national du patrimoine)的统一竞考。成功通过考试的学员需要继续进行为期五年的专业训练,最后还需要取得从业资格证,才能算是正式出师,可以开始独立进行修复工作。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