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北京切除

读者来函:我在谷歌搜索,发现北京十年前就有“低端人口”了

“低端人口”一词不仅早已出现,且在近十年间,大量地引用于政府的公开文件中,16年至今,各区政府针对“低端人口”,开始使用退出、控制、置换、挤压等词语。

2017年2月16日,一名男士在北京黑桥村民街的一条街上与他的狗走路时,推著他的三轮车载满了东西。

2017年2月16日,一名男士在北京黑桥村民街的一条街上与他的狗走路时,推著他的三轮车载满了东西。摄:Nicolas Asfouri /AFP/Getty Images

小新

刊登于 2017-11-27

#北京切除#中国大陆

【编者按】有话想说吗?端传媒非收费频道“广场”欢迎各位读者投稿,写作形式、立场不拘,请来函 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读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因为一场大火,北京开始全面清理各种群租房。粗暴的行为和速度引起哗然,普遍认为,这是北京以安全为借口清理“低端人口”、“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具体行动。但是,仍然有人认为,“低端人口”本身并非政府提出,也非政府所使用过,这两件事不可混为一谈。

可是,“低端人口”近年来多被舆论提及,这个词究竟在何时开始出现,又是否在政府部门的公开信息和文件上加以使用?我决定用搜索引擎进行简单的查证。

在这次的查证当中,我使用谷歌搜索引擎,以以下方式进行搜索与整理:

  • 将关键词放在英文双引号内,表示完全匹配。这样就不会搜出“流动人口大多分布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这样的结果
  • 使用site语句。这是一个搜索引擎提供的搜索指令,用来搜索某个指定域名下的信息
  • gov.cn中国的政府网站一般都会包含这个字段,我们需要的政府的公开网页或文件,所以需要限制域名
  • 有些网站点进去发现被删除,这时可以使用google的快照功能。在“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字段后输入你希望访问的网站,例如:“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https://www.google.com.hk/”就可以看到了。
  • 使用Ctrl + F调用“查找”功能(Mac平台使用Command + F),输入你想看的关键词,就省去了逐字查看的劳累

(用类似的方法亦可搜索一些有官方背景的媒体发表过的信息,比如新华社就可以用字段[xinhuanet.com]进行搜索)

经过搜索,谷歌提示一共找到了481个结果,整理后,我发现“低端人口”一词不仅早已出现,且在近十年间,大量地引用于政府的公开文件中。

2007年,北京;2010年,深圳

根据谷歌搜索所得的结果,在2007年,北京11个地区的新城规划文件中,三份文件出现了“低端人口”的用法。这三份文件分别是“昌平新城”、“平谷新城”和“大兴新城”的2005-2020年规划,这三份文件中与低端人口一词连在一起的,都是诸如“疏散低端人口集聚”、“防止集聚”之类的用法。这也是已知的“低端人口”一词最早出现在政府文件中的样例。

另外,深圳在2010年《关于印发<坪山新区分区域人口调控指导性计划(2009~2020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中,也开始使用低端人口一词,在文件中提到要“降低对低端人口吸纳能力”。而此后的七年间,这一词语出现的频率开始急剧增加,在多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人口发展规划》、《建设意见》、《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以及政府新闻稿件中多次出现,且在文件中均提到“疏散低端人口、产业”、“防止低端人口集聚”、“防止外来低端人口”等样例。同时,还有很多政府网站转载的内容包括专家评论、党政研究报告、媒体报导,领导视察发言等等使用了“低端人口”一词。

北京海淀区与房山区均在至少5份公开文件中使用“低端人口”一词,最早可溯源至十年前,而其他政府也不遑多让,分别在1份以上的政府公开文件中,使用了低端人口一词。

退出、控制、置换、挤压

而在所提出的政策中,从07年至11年,政府文件对“低端人口”的提法多为防止、降低聚集;从12年至15年,各区政府已经主动宣称自己区域有大量“低端人口”,并且在著手考虑加快疏解;从16年至今,各区政府已经开始使用退出、控制、置换、挤压等词语。

必须要说,这种政府主导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人群划分,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足够让人瞠目结舌,而在中国一切都仿佛那么自然。虽然屡次使用,但政府从未给出“低端人口”的准确定义。群体的头衔屡次变更,是无产阶级,也是低收入人群,是困难群众,更是低端人口。不变的是,他们从没享受到作为人和公民的基本尊严与权利保障。

用词的变迁,也反映了各区政府对“低端人口”的态度和行动。在大兴区大火之后,打着拆违口号的强制清理行动可谓力度空前。政府是真的是仅仅从居住安全的角度出发来采取行动吗?或者换另外一个说法,没有这场大火就不会清理人口了么?实则不然。在今年初召开的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政府就已经提出:“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计划控制在2200万人以内,并将设立100亿元‘疏解整治促提升’引导资金”。而2015年底统计,北京常住人口就已经超过2100万了,清理活动在今年年中的时候已经北京各区中等规模地展开,这次大火不过是一个加速清理的机遇罢了。

这样的清理真的有效吗?它能够达成所谓的清退“低端人口”的目的吗?

事实上,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吸血性质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通过强大的行政力量聚拢了无数顶尖资源后,又想拒绝“低端人口”入内是很困难的。如果不把大城市的部分优势资源比如高等教育外迁,光靠政策人为限制人口数量,宏观角度是极端低效且制造对立的。只要清理活动不是长期保持高压高投入,那些政府眼中的“低端人口”,也就是为这些特大城市提供城市建设和城市服务的人们,还会再聚集回来。只要北京的周边依然还是大片被吸干的不毛之地,这样的清理与聚集就会不断地循环下去,而在这个过程中牺牲的,只有普通人的生活与人性尊严。

今夜,拆除和清退行动仍在持续,甚至被视为新左翼大本营和工人社区的北京皮村之家也接到了拆除与清退的通知。这场在寒冷的冬夜突如其来的行动,考验着社会对人性尊严的认知和劳动的尊重程度。可怕的是,答案在一篇又一篇政府公文中,似乎早已不言而喻。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