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曾金燕:不忘初心──我没有敌人,我有爱

只有理解刘晓波的《我没有敌人》,才能理解它在中国反对运动中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中国未来的政治运动有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想像……

2017年6月27日,社民连与香港众志到中联办请愿,促请中共立即释放刘晓波,让他与家属团聚及自由求诊。

2017年6月27日,社民连与香港众志到中联办请愿,促请中共立即释放刘晓波,让他与家属团聚及自由求诊。摄:林振东/端传媒

刊登于 2017-06-28

#评论#曾金燕

刘晓波于5月23日确诊肝癌晚期、现于沈阳救治的消息,自6月26日经律师首次披露后,中国公众纷纷在社交媒体表达震惊、悲伤、愤怒,同时以各种方式表达想念,支持这位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11年、已经被单独囚禁8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以及因此受到牵连被软禁及遭受身心折磨的艺术家、刘晓波妻子刘霞。

长期关注华语社会运动和民主运动的人可能也不会忘记,在过去的8年期间,在中国官方大大收紧民间表达和行动空间的处境下,不少人直接或间接对刘晓波2009年在法庭上最后的陈述《我没有敌人》表达不满、不屑,甚至戏称刘晓波为“刘无敌”,抨击《我没有敌人》的同情者和支持者,或者对刘晓波的处境采取长期沉默的姿态。今天,一字一句地重读《我没有敌人》(注一),只有理解这篇最后的陈述,才能理解它在中国反对运动中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中国未来的政治运动有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想像,不辜负刘晓波和许多因政治理想和自由表达入狱的良心犯。

《我没有敌人》篇幅精短,正文含标点共2823字元。文中刘晓波自述生平、简述被抓后的经历、表达他对中国政治的看法、倾述对妻子刘霞的爱。从发生在个人身上的不公出发,到处理政治反抗中的愤怒,和预见、探讨未来社会转型正义中的宽容议题,最后通过表达对妻子刘霞的爱,阐明了在反对运动中,只有爱是颠覆的、革命的,是个人和运动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它提醒读者在一党统治下反对运动是超越政治学范畴的运动:在缺乏言论和结社自由的情况下,在传统政治反对不可预见的难以实现的处境下,作为个体的人对爱和美好生活的渴求,可以创造出更广泛的社会共识,个人与社群的连接和团结,以及想像、实施更广阔的社会反抗形式。这既是个人的,又是政治的,是《我没有敌人》的根本意义。

保存真实自我的困难

个人遭受不公,社会不公泛滥的情况下,愤怒是普遍常见的情绪。刘晓波因为参与六四和坚持其个人信念,付出巨大的个人代价,包括多次长期牢狱之灾、长期被软禁、家人受严重牵连、在国内所有公共空间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存在的权利被剥夺等。这种代价对个人来说意味深长,因为无法在身处的公共空间被看见一个真实的自己,个体面临的是一种“谋杀”和“自杀”合谋的处境。这是中国政府对异议人士审查、孤立策略以至拘捕入狱带来的本质后果:在对异议人士的有形、无形的封杀中,异议人士进入了慢性的被杀状态。具有自觉能力的人,首先要努力抵制这种谋杀:即在不被看见的情况下,保存一种真实的自我。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