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我们想要一个这样的“同温层”,来吗?

我们希望和你一起逼近“新闻”的初衷:以调查对抗抹黑,用故事消弭偏见,请付费支持端传媒。

我们想要一个这样的同温层,来吗?

我们想要一个这样的同温层,来吗?图:Tsengly / 端传媒

端传媒总编辑 张洁平

刊登于 2017-06-12

如果在2015年,有人邀约你办家媒体,你会答应吗?

对我来说,一切的故事由此开端。

“有个海归律师想在香港办媒体,想找你谈谈,你有兴趣吗?”

2015年1月下旬,从两个媒体前辈那里,不约而同收到相似的消息。我还记得脑中第一个反应:“这年头,办媒体?还真有不怕死的人!”

但心里是好奇的,基于一些说不上来的原因,还有些兴奋。

“当然。”我回了信息。

那是一个奇妙的转折时刻。香港刚刚结束了持续79天的雨伞运动,全城都在疲惫之中,“争取真普选”的诉求胶著,不见成果,压抑着人们的热望、愤怒和不甘心;于此前半年落幕的台湾太阳花学运,常被拿来对照,年轻人用行动强烈宣示着一场世代的翻页;而中国是种种行动背后,那头房间里的大象——没有人想谈起,但也没人躲得开。大象拼命生长,看不见自己身外的世界,而世界也捂起眼睛,不愿看、也看不清大象正在深刻变形。

“端”的故事,就在此刻开始。2015年8月,我以《漩涡里的人,有责任说出漩涡的样子》为题,记下和同事们共同开启端传媒的初衷:

我们希望,就华语世界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建立一种新的讨论视野和表达方式:它是世界主义的,而不是民族主义的;是开放包容的,而不是内向封闭的;是有公共意识的,而不是自说自话的。我们希望,两岸四地的声音可以在这里,就真正的问题展开真正的思辨,让对话成为可能。

22个月过去,漩涡的样子比想象中更复杂、凶险,但初衷未改。

最汹涌的激流,不单是政治

2017年4月,端陷入资金危机,必须裁去将近70%的成员。消息一出,收到许多读者与同行的问候,而中港台舆论的不同反应,尤其有趣。

台湾的讨论集中在商业模式,大家慨叹:新闻做得再好,没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都是白搭;香港的声音则趋向两极,一边来自端的忠实拥趸,说港人的阅读习惯养不起认真做报导的媒体,另一边则火药味十足,说红色媒体死掉也活该。在中国大陆,因为端的网站长期无法正常访问,消息只在媒体和知识界扩散,不少朋友私信来问,只一句话:因为政治吗?

端一直定位自己是跨区域的华语媒体,也以此来组织我们的内容和团队。我们追求不偏不倚的新闻报导,使用通用中性的语言——也因此忍痛割舍了一些方言的趣味。所以,我们的读者来自世界各地:40%来自台湾,30%来自香港,30%来自海外各地(以美国和欧洲为主),如果看到奇怪的 IP 地址,多半来源于中国大陆的翻墙用户。

中港台三地不同的心态,是端从上线以来就一直面对的难题。到危机时,这种差异体现无疑:

对中国大陆读者来说,端是他们心目中的敢言媒体,大陆媒体不敢报导的新闻,端敢报导,尤其是重大丑闻、人权事件,端从不回避。端遭遇到危机,他们的第一反应必定是“政治压力”。当然,广义来看,这答案也不算错。

对香港用户来说,端投资人的大陆背景、资金来源、文章用语强调通用中文、淡化本地色彩等,在中港矛盾激烈的当下,都被用强烈不信任的放大镜检视。刚上线时,我曾接受不少香港媒体访问,很多记者问,面对这么大的质疑怎么办?我都回答:日久见人心——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22个月之后,端赢回了不少忠实的香港读者,其中有一位年轻人,他给我们写的信我至今印象深刻:“端成了我们家讨论政治议题时不再每次闹翻的防空洞。”

在台湾,我们收获了最多的理解和热烈的回应。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但觉得格外珍贵。对台湾读者来说,做得认真,便给予回馈;抛出深度的话题,便回应诚恳的讨论;跌倒了,便一起反思,从产品身上找问题。

这样截然不同的读者生态,观察起来有趣,平衡起来不易,但说到赚钱,几乎每一个传统媒体广告人都会大摇其头:

“又跨区域、又不能进中国大陆,要做广告死路一条。只有大品牌会做,但大品牌的广告都给 Facebook、Google 和时尚媒体分光了!”

我们渐渐意识到,端选择的方向——深度原创、跨区域、时政社会议题,组合起来,商业化难度很大。再加上,这是个全球媒体广告额均大幅下降的时代,找到一条商业道路,难于上青天。我们曾经被劝告:做生意,不顺势而为也就算了,怎可逆势而动?要靠广告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收入,只有一个选择:改变内容定位。

问题是,改变内容定位的界线,该走向何方、该止于何处?

若我们只是想赚大钱,这世上大有比媒体更好的发财之路。我们坚持初衷不可改,但可行的商业模式又在哪里?在今天,经营联结各地的华文网络媒体,不会没有政治压力,但最汹涌的激流,不单是政治,而是前所未有的传播变局。

算法与社交主宰的新生态里,媒体算老几?

不过,若不是身在激流之中、若非跌倒,很难切身辨认我们正经历一场怎样的传播变局。

十年前,我们每天看报纸、每周看杂志;十年后,我们天天刷脸书、接收手机推送,获得每天的信息,以秒针计时。如果不是跑来创办媒体、身处信息生产的这一端,我很难感受到生活有什么变化——时间线上总有信息可以看,现在比过去更方便,来自朋友分享的似乎更有趣,海量而无穷无尽。

而站在编辑台后,眼前的景象就完全不同:

大众媒体正在彻底瓦解:每一个帐号都可以发声,不管背后是人,还是机构。但问题是,不是每一个声音,都可以平等地被听到。

在持续了300年的大众媒体时代,媒体掌握话语权威,而来到社会化媒体2.0的时代,算法和社群,形成了新的权威。

你在脸书上关注了几百位好友。他们的动态你都能看到吗?并不。脸书有套精明的演算法,每天选择给你推送了“你可能最喜欢”的40个更新,其他的动态,没有在时间线上显示,而你并不知道——可能知道了也不在意。

你常常点赞,常常分享,替自己选择互动频密的好友,好友发言的类型,会和你最爱的话题渐趋一致。这些被脸书挑中的人,如云朵般簇拥着你,成为包覆着你的同温层。

脸书怎么知道?它每天爬梳你在这里的所有行为,包括帖文、相片、个人资料、浏览记录、互动关系、人脉网络……它可能比你的父母更了解你。你的活动记录将被打包卖给广告主。于是,在你刚好想要买一双凉拖时,你眼前就出现了英国一家网络鞋店的广告。

以前,媒体上的意见领袖决定你看到的世界。今天,你与你的好友,还有算法,共同决定你看到的世界。哪一个比较好?下结论也许还早。但可以知道的是,在今天的机制里,你愈来愈容易困在“一言堂”而不自知,会愈来愈难看到令自己不愉快的消息。

如此一来,还会有公共领域存在吗?还会有充分的理性论辩、达至共识的过程吗?

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声,世界却没有变得更自由。商业与政治,都想驾着技术的翅膀,左右你看到的世界。在愈发精密建构的传播网络里,偏见与封闭,会让你离开真实而不自知。

我们想要一个这样的“同温层”

这些,都令我们不甘心。

我们不想看到伟大的城邦走向封闭,不想看到善良的人被谎言骗得团团转,不想看到人们明明彼此负轭着共同的痛苦,却彼此错恨;不想看到因为不了解引发的误判与危机;我们不想看到,每个人都活在自己营造的粉红色泡泡里,独善其身地自说自话。

我们希望和每一位珍贵的伙伴,一起奋力游出粉红泡泡。不管媒体产业、传播形态经历了什么样的变更,我们想回到“新闻”这两个字的初衷:以调查对抗抹黑或者洗白的谎言,用故事重建同理心、消弭偏见,用对话撑起一个寻求共识的开放空间。

如果每个人都必须要有个同温层,我们想要一个这样的“同温层”:

你在意真实,不沦陷于谎言和沉默, 你在意自由,不沉迷于未经审视的归属感, 你对世界充满好奇,想要启程走一段远路,或者正在路上回头望, 你对人类保有温情,有时候,你看到他们的痛苦,就像看着自己。

这个“同温层”,不会曲意逢迎留下你,只会以正直与傻气一直陪伴你。而它同样也需要你的陪伴,维持一方深刻、诚恳的对话空间。

科技界流行一个说法:“如果某个产品是免费的,那么,你就是那个产品。”这是广告获利模式的本质:免费产品只是诱饵,一个数据化了的你,才是可以一卖再卖的目标。

我们试图跳脱出被流量红海与广告利益宰制的死循环,在内容成长、作者及读者长期价值之间,找出新的平衡方程序。我们也深知,你的参与,将会是方程序的唯一解。

更坦诚地说,我们需要你付费支持端传媒。

你的小额付费,是我们令优质内容自食其力的开端,更会是我们优质社群发力的开始。

人们总说,媒体的使命是追逐真相。在古英语中,真相(truth)的原意是:“关系中的一个承诺”(a promise in a relationship)。在追寻真相的道路上,不能、也不该只有记者,而必须有记者与读者紧紧相依的承诺,真相才得以完整,社群的想象才可以打开。

这封信,是给你的一个邀约。就像我当年收到的邀约一样迷人:“我们想找你一起办个媒体,你有兴趣吗?”一同付费,一起加入,做彼此关系里的承诺,为自由的道路开端。

▪ 改版后的端传媒网站即将与你们见面

▪ 6月底,我们将推出深度专题付费阅读计划

▪ 我们正在进行众筹计划,支持者将自动成为付费会员,请立即加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