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中国对台资深官员,为何在两会前夕落马?

新的“郑立中现象”已然在中国官场蔓延,习近平让所有涉台官员提心吊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悬在头上不知何时落。

端传媒记者陈虹瑾、吕苡榕、特约撰稿人李若冰 发自台北

刊登于 2017-02-27

#台湾#中国大陆

中国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突然传出被免职,同时被免除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常委”和“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图为2013年6月14日,郑立中(左一)出席于海基会举行的两岸会议。
中国国台办前副主任、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日前传出被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同时被免去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常委」和「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图为2013年6月14日,郑立中(左一)出席于海基会举行的两岸会议。

2月23日晚间,中国国台办常务副主任兼海恊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突然传出被撤职,同时被免除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常委”和“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郑立中落马消息传到台湾,政界、商界,甚至两岸关系学界一片哗然。

郑立中的落马,震撼力远远胜过日前下台的国台办前任副主任龚清概,尽管龚清概在下台的第一时间外界就知道他涉及贪腐案件,但他直到 2013年才进入涉台体系,贪腐情节至少表面上和台湾事务没有关系。但郑立中不同,既是资深涉台官员,和台湾政、商界牵扯极深,只要案件一天不明朗,各方的猜测和不安势必与日俱增。

郑立中出生于1951年,早年任官经历都在家乡福建,2005年进入台办工作前是厦门市委书记,厦门的闽南语讲起来和台语几无分别,郑立中也因此成了少数能讲流利台语的中国对台官员。

2008年5月,马英九带领国民党重返执政,两岸开始做复谈准备。郑立中在这年6月以国台办副主任名义接任海协会副会长,落实了中方“两块招牌,一套人马”的布局,也让他日后在台湾行走,有了更方便的身份。简言之,就是以“海协会副会长”之名走访台湾,行“国台办副主任”布局台湾之实。

2008年岁末,第二次江陈会谈在台湾登场,郑立中第一次率谈判团队赴台,奠定前总统马英九时代的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机制。2008到2016年,两岸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攀上了1949年两岸分裂分治以来的高峰。郑立中5年内踏遍台湾300多个乡镇市区,直捣中南部绿营铁票区。一句当时流传在政、商界的俗语,非常生动地描写了郑立中当时扮演的角色:

“伊来台湾,丢亲像走伊厝灶跤同款。”(台语:他来台湾,就像去他家厨房一样)

非典型共产党官员

郑立中在涉台事务上给台湾各界留下极为深刻印象的原因,乃是出于他行走台湾时展现的“非典型共产党官员”的风格,更有人以“郑立中风格”来总结概括。

一位国民党人士受访说,郑立中拉个小板凳,就可以在丝瓜棚下开讲,一边听农民心声,一边抄笔记,有农民称他“大陆宋楚瑜”。郑立中问起农产品如何种植、照顾、包装,到行销问题,让农民感受“不是来统战的”。

郑立中的拜会行程里塞满了台湾各行各业参访,他喜欢接触在地民众、官员。甚至2011年郑立中88岁的老父病逝时,他都在台湾南部进行拜会,闻讯后才立即中断行程、搭机返陆奔丧。

在台湾民间行走时,郑立中不爱下榻星级饭店,反而酷爱民宿。他的最后一次台湾乡镇参访行程是在2013年底,地点选在桃园县复兴乡。当时陪同郑立中参访的前海基会副董事长高孔廉说,拉拉山路途颠跛,全程不见郑立中喘一口气,众人在民宿度过一宿后,下山后又驱车前往宜兰五结乡,选了乡间民宿,又住了一晚。

认真做功课、知识渊博、体力过人,这是与郑立中相熟的官员、台商普遍的印象。郑立中勤于锻炼体力,曾和前国民党籍立委蔡正元相约,一起攻上玉山主峰,顺利攻顶,脚程飞快的他,曾让幕僚抱怨跟不上。另一个例子是一次两岸经合会期间,高孔廉陪同郑立中去饭店游泳,时值冬日,高孔廉觉得水温冰冷,希望提高水温;郑立中却说:「这水太热了,得冷点才好!」

2008年年中起,北京政府大力对台湾输出“统战红利”,郑立中是落实这项政策的主要操盘手之一。另一位国民党人士受访时表示,两岸签订ECFA后,农委会根本没研究大陆市场和民众消费习惯,不知道台湾哪些水果在对岸有竞争力。相对的中国方面也不做功课,此前官员来台购买农产品都是“乱买”,一窝蜂的配合政策采购某种水果;但郑立中了解肆无忌惮“撒银弹”是不对的,长期贸易关系才是正途。

上述国民党人士认为,郑立中之所以下乡“体察民意”,反映出台办系统对国民党、马政府的不信任。但中共并不想搞垮马英九政府,只是国民党高层掌握台湾农政的状况与实际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郑立中才要亲自了解农村状况、对症下药,颇有“既然你不行,我就自己来”的味道。亲民党主席宋楚瑜2012年竞选总统时曾批评“马办不如台办”,讲的就是“郑立中现象”。

除了“非典型共产党员”的亲民形象外,郑立中的“另一面”见过的人屈指可数:在谈判桌上,郑立中寸土必争、锱铢不让,就连海基会、海协会发表共同意见,郑立中也常在文字上斟酌多时。

「虽然私下是朋友,但除了在谈判桌上交锋,我曾为了两岸定位问题跟他吵架,」高孔廉回忆,2011年底,两岸经合会在杭州登场,郑立中率先发言,谈了九二共识,却没提一中各表。当时,高孔廉立刻在发言时段澄清,对九二共识的看法就是「一中各表」、公开反驳郑立中。

同年,第七次江陈会在天津登场,投保协议谈判不成,双方发布“关于海基会与海协会继续推进两岸投保协议协商的共同意见”。原先双方口头同意使用“两岸法律体制不同”等论述,但郑立中坚决反对使用“法律”一词,坚持文中不该出现“法律”字眼,两造僵持不休,最后以“规定”一词取而代之。

“他给我印象一直都是这样子,非常难缠的对手,”一名前两岸事务高层也形容,谈判桌上的郑立中,最难缠的地方在于,对所有谈判议题都清楚掌握,资料根本不必翻,几乎牢记脑中,逻辑清楚,“搞得我们常常要拿着他们中央领导说过的话,反过来说服他!”

“如果要调查,这些官员哪一个人没事啊?”一位不愿具名的前两岸高层说,郑立中负责台商纠纷协处,与台湾政商关系向来绵密,“他来(台湾)的时候,台商会长们哪次不是跟前跟后的?”

看完了郑立中的行事作风后回头再问:郑立中此番为何落马?尽管外传可能与先前国台办被调查有关,但至截稿为止,并没有更明确的案情资讯。一位国民党人士表示,从去年8月中共中央巡视组赴国台办调研时,就传出“办里出事了”,但2015年11月郑立中接任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后,又感觉“好像没事了”。

「我认识的郑立中应该是颇清亷的,」高孔廉回忆,郑立中的儿子赴纽西兰(新西兰)留学时,郑在漳州任职。郑立中曾透露,当时要举全家之力、包括父母及祖辈的资源才能支应。直到后来,郑立中转任厦门书记,才因厦门待遇较佳,个人得以支应其子留学费用。

“如果要调查,这些官员哪一个人没事啊?”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前两岸高层说,郑立中负责台商纠纷协处,与台湾政商关系向来绵密,“他来(台湾)的时候,台商会长们哪次不是跟前跟后的?”

这名高层人士更直言,台商若遇经贸纠纷,时常找上国台办投诉协调局,偏偏,台办时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台办有时不见得帮得上忙,但台商第一个窗口就是找台办。大家都知道,大陆也是讲关系的,你跟郑立中有关系,就找郑立中。你愿意用多少力气找他?事情解决后,你要怎么感谢人家?”

不过另一位海陆两会前高层人士透露,台湾国安单位曾经提供相关情资,表列出与台商合作生意的,还给特别代理权的中共官员中,的确有点到国台办里头的几个人,但并没有出现“郑立中”。

台湾一位曾经深度参与国台办“采购台湾农产品”工作,多次接待郑立中访台的人士认为,郑立中遭撤换背后的政治讯息还是有迹可循,“很明显就是要切断过去两岸的‘买办集团’。”他解释,若过去以“收买台湾人的心”为战略的对台方针有效,效果应该会反应在选票结果上,但几次大选的结果和这样的期待背道而驰,显见这样的路数已是无效,“所以这次算是对过去对台工作的修正与盘整。”

中共十九大将在年底开议,从龚清概到郑立中接连出事,难免让人猜测,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有意针对涉台系统进行全面“换血”,施展新作为。

龚清概日前传出涉嫌收贿受审、当庭认罪;台商圈不时盛传前国台办主任陈云林遭中纪委调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传出官位不保等消息。距今10多天前,曾在总统蔡英文当选后提出“九二共识”文字表述具可替代性、大陆官方涉台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长周志怀也传出退休,由专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杨明杰接任。

台办系统换血_简

新的“郑立中现象”已然在中国官场蔓延,就是习近平让所有涉台官员都提心吊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悬在头上,不知何时会落下来。习近平在重要谈话时常最爱引用“达摩克利斯之剑”,藉此比喻安逸祥和背后所存在的杀机和危险。

可以预料的是,接下来还有一波中共对台人事调整;习近平的对台人事布局,将于十九大后渐趋明朗。

警戒新的在地协力者集团

几年来以收买人心为主的“惠台政策”如今走向失效,其原因并非一朝一夕陡然转变,中研院社会所副研究员吴介民分析,2005年到2012年“国共合作、特权分赃”这套模式执行的极为顺畅,也因为“太成功”,于是那些买办们都跳出来邀功争宠,而中国派来台湾执行统战的官员,也经常高调办事。结果适得其反。

中国的对台工作成了“寻租”与“特权”交互循环的舞台,“国共合作模式”被台湾舆论解构后,开始出现反作用力。2014年太阳花占领运动爆发,之后两次大选国民党的选情一路惨败。中国对台统战一路崩盘失效,“中国调整对台工作部署是必然的,整顿对台工作队伍也是必要的动作,迟早的事。从2014年到现在,只处理了对台工作执行官僚中的两个(龚清概、郑立中),其实步调算慢了。”吴介民说道。

多年下来北京的对台工作出现“钱该怎么给”的困境,吴介民解释,钱洒太广,没效果,也分不够;钱给了少数人,就成为特权与寻租的乐园。这次郑立中的撤职,曾在两岸间从事经贸采购的一名人士认为,这同时也是向台湾这边提出警讯,“警告过去台湾这边和郑立中合作而拿了不少好处、靠国共平台吃香喝辣的人,现在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至于对台工作路线的修正,对两岸后续有怎样的影响,上述这名人士表示,一切图像得等到十九大之后才会慢慢清晰。而吴介民则强调,“以‘惠台’名义收买人心的这条总路线不会轻易改变,只是谁来操办?收买谁?”除了中共“拜物教政党”的特性让他们相信人心可以被金钱收买外,过去对台工作的体系依此建立,如今要调整体质还需要时间,且现阶段替代方案为何还看不出来,所以“目前执行的政策都是微调、重组包装、旧酒装新瓶。”

“现在要警戒的是,北京有没有从执政的民进党内部挖到新的在地协力者集团。”吴介民提醒。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