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你是亲密关系里的奴隶还是奴隶?韩寒的男子汉宣言

韩寒的主题曲仍然是骨子里的反女权,亲密关系里隐形的奴隶主和以「家」和「爱」的名义当奴隶的人们⋯⋯

特约撰稿人 曾金燕

刊登于 2017-01-26

放眼中国,到处是一胎独生子女,在物质丰裕中长大,“我要”和“我先”已经深深烙进这个消费群体日常生活的骨髓。

2017年1月23日,韩寒及邓超于北京为电影《乘风破浪》作宣传。
2017年1月23日,韩寒及邓超于北京为电影《乘风破浪》作宣传。

韩寒及其团队为了宣传春节上映的新电影《乘风破浪》,1月20日先推出号称男子汉宣言的主题曲,待众人喧哗一天后再推出第二首姐妹曲,表示这个大男人已经改变成为家庭妥协的“好男人”。

从博客时代到微博微信时代,一直以“叛逆”和制造争议形象的为卖点的韩寒及其团队,以为深谙新媒体和把握坊间人心,可以一套方法用到底,捞尽眼球,刺激公众好奇心进入影院,从而挣得盆满钵满。这个策略,在一个无品味、无智识、无乐趣的电影也能占领中国年轻人消费市场的中国,也许可以成功。但它只会使“韩寒”这文化名词的负资产日益累加。

乘风破浪歌之男子汉誓言
婚前版
你在每天晚上
不能睡的比我早
你在每天早上
不许起的比我晚
饭要做的很香甜
打扮起来要大方
还有婆婆和小姑
都要和睦的相处
你不要忘记
你不要忘记
我是一个没有本领的人
我这个家全都靠你
全都靠你呀 全都靠你

不少人认为韩寒推出的电影主题曲绝对是反女权,把亲密关系中的女性伴侣当成连保姆都不如的女奴,歌词里对女伴侣“示爱用语”是“只能”、“只许”等规定,一切围绕着满足男主角的需要转,遑论女性的自尊、自主和亲密关系的品质。而不少人误以为韩寒推出的第二首姐妹曲中,男主角已经“浪子回头”、“改邪归正”,为了家庭作出妥协和牺牲,变成好男人。也许创作者有此美意,但歌词本身已经背叛此种“美意”。“家中的事,只有你,才做得好”,把女性角色严格限制在家庭而男性免于承担的潜台词说得非常露骨。

乘风破浪歌之男子汉誓言
婚后版
我在每个早上
一定起的比你早
我在每个晚上
一定睡的比你晚
不觉得那是什么惨
就算总是吃一半
就算吃一半也好
因为马上要加班
你不要说我 说我没出息
我总是笨手笨脚的努力
这个家 全都靠你
全都靠你呀 全都靠你
家中的事,只有你,才做得好

认真看第二首歌曲,依旧是骨子里的反女权。因为女权并不是女人踩在男人头上,也不仅仅是女性和男性获得同等待遇,而是无论生理男女或其他性别,都致力于建立伙伴合作关系,而非是谁主导谁服从的社会关系。

“女权”并不是女人踩在男人头上,也不仅仅是女性和男性获得同等待遇,而是无论生理男女或其他性别,都致力于建立伙伴合作关系,而非是谁主导谁服从的社会关系。

在第二首看似“好男人”的姐妹曲版本里,韩寒只不过是撒个娇:看啊,为了家庭,因为爱你,我已经放低了身段,不再像往日那个奴隶主的模样,而是可以容忍女性伴侣像“奴隶主”一样为所欲为。

拜托,韩寒先生,固然有不少人玩SM性游戏,但不要把一种性游戏当成亲密关系里互动的全部模式。不要自以为已经蜕变成好男人,无论第一首还是第二首,讲的都不是浪漫爱、亲密关系,而是哪一方做奴隶主来主宰另一方。第一首单曲里,处处呈现出一个被娇惯的孩子霸道的形象:我要,我先,你别无选择,必须同意我,满足我。第二首单曲里,不改韩寒本色:这是我要的家庭,我已经做出这么大的妥协和牺牲,几乎是任劳任怨任奴役,难道还不够吗?

观众们会买韩寒的账吗?很可能。放眼中国,到处是一胎独生子女,在物质丰裕中长大,“我要”和“我先”已经深深烙进这个消费群体日常生活的骨髓。无论电影故事可能有多烂,他们很可能还是会花上几十块钱在电影院里过一把“我要”、“我先”的快感,还很满足地自以为自己已经转变成新新好男人、好女人。

他(特朗普)所说的“美国优先”,和“美国人民”的需要,究竟是什么呢?对于听惯了“为人民服务”口号的人来说,再观察特朗普的言行,无非就是“我”——一个任性的强权者具体个人——的需要优先。

而放眼世界,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先生,也是一个典型的、七十岁的“我要”和“我先”的人物。这位刚刚就职上位世界第一强国第一权势位置的人,不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当下现实,在各种场合以强词夺理(即歪曲事实,或曰“撒谎”)的方式,将美国描述成一个危机四伏、价值低下的国度,把自己描述成拯救美国的唯一救星。刚刚上任,和媒体就开战,硬说自己的就职典礼规模宏大,而媒体故意贬低。

他所说的“美国优先”,和“美国人民”的需要,究竟是什么呢?对于听惯了“为人民服务”口号的人来说,再观察特朗普的言行,无非就是“我”——一个任性的强权者具体个人——的需要优先。他所呼应的、强化的、制造的声音是:我不要和“非我”者形成伙伴关系,我不要亲密合作,我只是要我想要的,而且我要先得到我要的。

我们不能简单地指望公共知识分子做社会批判来改变这种无处不在的“我要”、“我先”的赢家通吃文化。中国靠各种丑闻上位并且变现的“网红”们,送特朗普上位的美国大众们,已经向社会揭示这种批判的不足,或者进一步说,赢家通吃是精英们的话语搭建出来的结构:竞争,并力争最上峰。隐含未被揭露的潜台词是,将弱势者踩在脚下,仁慈的话给点肉吃,不仁慈的话直接消灭。

万幸的是,特朗普上台反而激活了美国社会,一个强调个人行动力和批判力同时组织化的公民社会。而改变这种“我要”、“我先”赢家通吃的文化,就是依靠公民社会里的每一个人,自觉地与他人、社会、自然建立伙伴关系而非通过竞争形成你死我活、你输我赢的竞争关系。这种文化的形成和在具体日常中的落实,北欧社会即是一个启示。这也许某程度上解释了二战时在纳粹对犹太人进行全球迫害之际,为何避难丹麦等北欧国家的犹太人得到较多帮助,以致一些人可以幸存。妇女、孩子、老人、新移民、各种少数群体……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社会结构对他们的挤压,哪怕他们的人格独立,综合来讲,依旧处于不平等的起点上,相对弱势。如果不迫使公共政策朝着现实活在当下的弱势者提供合作及发展机会,那么他们将永远是弱势者。而在“我要”、“我先”的文化下,弱势者就成了下一个可能到来的类似纳粹运动的受害者。

赢家通吃是精英们的话语搭建出来的结构:竞争,并力争最上峰。隐含未被揭露的潜台词是,将弱势者踩在脚下,仁慈的话给点肉吃,不仁慈的话直接消灭。

回到韩寒所在的中国,一个法治、伦理和公民社会建设根本不能和美国相比较的国度。“我要”、“我先”呼应的,则是丛林法则。韩寒间隔28小时推出两首单曲,应该已经预料到28小时内女权批评引发的热潮,并且试图利用这种热潮来宣传电影。

而我想强调的是,在社交媒体发声的公众,无论是韩寒的支持者还是批评者,更应该警惕的是隐藏在第二首单曲里的“我”和“她”,小心不自觉地进入韩寒“我要”、“我先”的圈套,满足于那个已经“蜕变”的自我,当上亲密关系和社会关系里隐形的奴隶主,或者以“家”和“爱”的名义,在亲密关系里当奴隶。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