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离世,终年111岁

刊登于 2017-01-14

中国著名经济学、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
2017年1月14日,中国著名经济学、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离世,终年111岁。

刚刚过完111周岁生日的经济学家、语言学家周有光于1月14日离开人世。后浪出版公司已确认这一消息。

周有光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临近50岁“半路出家”主导拟定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在此之前他主要从事经济和金融工作,曾在多间银行和高校任职。著名作家沈从文系其连襟。

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教育使先进别于落后。

周有光100岁时题字

1906年周有光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没落的士绅之家,中学时接受了扎实的古典教育,同窗包括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大学他先后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主修经济学,辅修语言学。由于早年接受的“博雅”(liberal arts)教育,30年代周有光就对语言学产生浓厚兴趣,曾主张方言拉丁化,必须互相沟通。

1933年周有光与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之一张允和成婚后,夫妻一同前往日本留学。由于仰慕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日本经济学者河上肇,到日本不久周有光便由东京大学转学到京都大学,但因河上肇入狱未能如愿成为其学生。

1935年周有光放弃日本的学业回到上海,任教于光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周有光一家迁往四川,曾先后在新华银行、国民政府经济部工作。1945年周有光回到新华银行后,又被派驻伦敦和纽约,在美工作时他还因朋友介绍与爱因斯坦有过交往。除了利用业余时间勤奋自修经济学,周有光也曾趁英国旅行时收集不少字母学著作。

由于曾发表、出版过有关于拼音和文字改革的论文和书籍,1954年周有光获邀担任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1955年后他被留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彻底放弃在上海的教研工作,转而投身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1982年汉语拼音方案被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定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周有光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下放“五七干校”;在此期间,他依然透过不同语言版本的《毛主席语录》进行比较文字研究。

语文虽是他的业余爱好,但这个爱好已‘沦肌浃髓’,和他的生命融合为一,再也挥之不去了。

著名学者余英时为《周有光百岁口述》撰写的序言

1991年开始,周有光还将研究拼音、文字的兴趣转移到文化研究。105岁高龄时,他曾撰写杂文集《拾贝集》。这本书连同他在95岁和104岁时撰写的杂文集《百岁新稿》和《朝闻道集》 ,被形容为“中国思想启蒙史上的传世之作”。

周有光一生共出版40多本著作,其中约一多半是在退休之后完成。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森根表示,周有光对创建现代汉字学、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百岁异议者

周有光主持的拼音方案极大提高了普通中国人的识字率,也为国际交流和电脑输入带来便利。相比周有光为文化传播做出的贡献,中国政府对周有光的宣传力度和重视程度却显得有限,这与他多年来对执政党的批判态度密不可分。

2012年接受 BBC 专访时,这位昔日的马克思主义爱好者曾表示,未曾后悔回到中国,但直指中国共产党的统治是“最最坏的专制”,并认为“只要中国一天离不开共产主义,中国的前途就无法摆脱黑暗”。

2013年接受苹果日报采访时,周有光曾直斥“现在中国名义上没有皇帝了,实际上还有”。周有光还认为,习近平上台后的肃贪风暴仅是隔靴搔痒,“问题在于专制,不是贪官”,并指由党控制军队、军队控制国家的制度不合理。周有光认为,中国共产党至今未改专制,“我们的宪法规定得很清楚,人民有很多自由,但现在一样都没有;宪法上有民主条文,但是空的,没有真的东西。”

中国不适合民主?这等于说中国人不适合吃西餐一样荒谬。

2013年接受苹果日报采访时周有光表示

而据2014年德国之声的报导,周有光曾表示,“我一生中只对一件事情感到遗憾,共产党没有遵守承诺,中国始终没有民主。毛泽东搞得一塌糊涂。”

1 %
仅有1%的人能活到110岁,这类高寿者又被称为“超级人瑞”。

声音

周有光老先生曾自嘲上帝老糊涂了,忘记叫走我。又说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不敢说。所以昨日庆生、今日辞世,应该是上天怕他道破天机。 ​

微博网友@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周老先生千古!老先生领衔创制的《汉语拼音方案》惠及十几亿中国人。今天电脑手机数字时代,我们使用各种基于汉语拼音的输入法,打起字来得心应手,周老功不可没呀!

微博网友@北方侉子

我们这一代青年有几个特点:当时并不参加国民党,也不参加共产党。但思想倾向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因为共产党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都是宣传民主的。抗战时期,周恩来在重庆,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任之一。他常常说:我们共产党是主张民主的。

周有光口述回忆录《百岁忆往》

合肥四姊妹

合肥四姊妹是指民初教育家张武龄的四个女儿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张武龄的祖父是晚清重臣、淮军将领张树声,合肥张家是安徽的几大家族之一。张元和是四姊妹中的大姐,生在合肥,十岁迁居苏州,喜好昆曲,幼年得到尤彩云的亲授,后与昆曲名家顾传玠结婚。顾传玠1965年病逝,张元和移居美国,继续培养昆曲人才,于2003年9月27日病逝。张允和是昆曲研究家,于2002年8月14日去世,丈夫是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张兆和是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妻子,著有《湖畔》等小说传世,于2003年2月16日去世。张充和在四姐妹中最幼,1914年在上海出生,工诗词,能绘画,通音律。她在北京大学担任昆曲和书法教师时与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结婚,婚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工作,后来到耶鲁大学艺术系教书法,于2015年6月17日在美国纽黑文市去世。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百科内容以 CC BY-SA 3.0 授权)

来源:澎湃BBC苹果日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