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一尊少女铜像,掀起日韩外交滔天风波

对待慰安妇问题,韩国政府究竟是背信弃义,还是无能为力?

端传媒记者 朴春兰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7-01-09

2016年12月30日,人们到釜山日本大使馆前一个慰安妇铜像旁示威。
2016年12月30日,人们到釜山日本领事馆前一个慰安妇铜像旁示威。

韩国釜山东区日本领事馆前,突然聚集了数十人。跟这些人一起出现在现场的,还有一尊穿著韩服、蓄齐耳短发的少女铜像。

与早年设立在首尔日本大使馆前的铜像一样,这一尊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充当日本军队韩国“慰安妇”受害者而设计的“和平少女像”。然而,釜山的这尊少女像,日本以紧急召回驻韩大使等方式强烈抗议。日韩政府在2015年就慰安妇问题达成协议,韩国政府承诺不再就此问题“拿捏”日本,为何一年后日本领事馆前又突然多出一尊“慰安妇”纪念铜像?因为一尊铜像而大动作“报复”的日本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2015年12月28日,日韩双方签订《日韩慰安妇问题协定》,两国政府均形容为“最终的、不可逆的解决”。而协定签订后,韩国政府确实也没有再就“慰安妇”问题为难日本。但在民间,“慰安妇”问题并没有因此协定得到真正解决,被两国政府称为“外交大成果”的协定遭到韩国民众痛骂,认为韩国政府无视“慰安妇”受害者,自行与日本政府签订。再加上《日韩慰安妇问题协定》并没有通过韩国国会的审批,因此许多在野党议员过去一年也多次抨击此项条款。

协议过程中,韩国政府对于日本的外交无力,实际上才是韩国民众最难以接受的部分。

日韩之间因历史问题未能妥善解决,民间长期存在对立情绪。在韩国“输谁都不能输日本”的想法非常普遍。日本用十亿日圆换取“永久解决慰安妇问题”,取代真诚道歉,并一再否认法律责任,强调十亿日圆是“治愈金”并非“赔偿金”。因此许多韩国人将日韩“慰安妇”协定称为“耻辱条款”,这一年来,韩国民间团体一直在抗议,要求政府废除协定。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向朴槿惠要求南韩政府拆除釜山大使馆外的慰安妇铜像。图为2016年9月7日,安倍晋三与朴槿惠会面。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向朴槿惠要求南韩政府拆除日本大使馆外的慰安妇铜像。图为2016年9月7日,安倍晋三与朴槿惠会面。

抗议归抗议,两国政府依旧按照条款行事,日方已经把协定中商定的十亿日圆付清,亦要求移走首尔大使馆门前少女铜像。然而,朴槿惠“亲信干政门”事件意外爆发,双方政府本以为顺利了结的“慰安妇”问题连带生变。韩国国内抗议声浪越来越大,首尔大使馆前铜像尚未移走,釜山日本领事馆前又多出了一尊。此事在日本国内亦产生巨大影响,媒体和民众几乎一边倒骂韩国政府“不守信用”、“无能”。日本外务省第一时间抗议,并紧急召回驻韩大使以及驻釜山总领事,日本上一次召回大使是在2012年,韩国时任总统李明博登上日韩存在主权争议的独岛(日本称“竹岛”),可见日本对此次釜山少女像事件的重视程度。

日本驻釜山领事馆外的少女像并非韩国政府所立,而是韩国相关民间机构为抗议“慰安妇”协定而设立。由釜山地区七十多个市民、社会团体与大学生、青少年、市民组成的“未来世代设立和平少女像推进委员会”(下称“推进委员会”)在《日韩慰安妇问题协定》后,从民间募集了8500万韩币(约合七万一千美元),用来建釜山“和平少女像”。日韩“慰安妇”协定一周年的2016年12月28日,“推进委员会”将少女像运到了釜山日本领事馆后门。但在短短四小时后,釜山东区当局以铜像违反《道路法》为由,移走并扣押了铜像,过程中双方发生冲突,警方还从现场带走了13人。

事后,抗议声涌向东区政府,区政府电话被打爆,网站上出现几百条抗议民愿,舆论压力之下,区政府改变态度,默许民众放置铜像。区长朴三硕召开记者会,称此举虽然危及日韩两国关系大局,但地方政府无法独自承担民间压力。31日,釜山日本领事馆前的少女像正式揭幕,现场人群高举“保卫少女像 ”、“为废除日韩协议战斗到底”等标语。

此事无疑令日本政府尴尬难堪,有日本媒体形容政府就像“遭遇了诈骗(voice phishing)”,付清了十亿日圆,却遭遇如此结果。日本媒体在“慰安妇”问题上有不同声音,一般不会一味站在日本政府的立场说话,但是在这次釜山少女像问题上,日媒几乎都透露出批判韩国不履行协议、甚至是想要推翻协议的意图,称韩方 “背信弃义”。日本的强硬回击也随之而来。除了召回驻韩大使,日方还叫停了恢复金融危机时相互融通美元等“货币互换协议”的磋商,推迟两国高层经济对话,禁止日本领事馆职员参与韩国当地活动,向韩国政府施压。日媒称,首相安倍晋三与美国副总统拜登通话,表示日韩落实有关慰安妇议题的协议至为重要,违背协议不是建设性的作法。拜登对此回应,美国支持这项协议,并希望两国都能落实这项协议。

2017年1月4日,南韩釜山,有市民到日本大使馆前示威。
2017年1月4日,南韩釜山,有市民到日本领事馆前示威。

日本此次强烈反击是对韩国现政府施压,但同时也被看作是对韩国下届政府的一个“警告”。

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是公认的“亲日派”,在朴槿惠上台时,也曾被扣上“亲日派之女”的帽子。

她曾努力摆脱父亲带来的阴影,2014年开始推进“慰安妇”协定也被认为是出于对此的考量。但没想到,最终签订的《日韩慰安妇问题协定》却更加牢牢地给她贴上了“亲日”的标签。朴槿惠政府此前一直向国内强调,在日本承认国家责任等问题上不会让步,但结果在日韩共识中并未写入日本承认“国家责任”的措辞。同时,“亲信干政门”爆发后,还与日本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对于日本来讲,乐见朴槿惠作为韩国总统。但如今朴政府成为“跛脚鸭”,朴槿惠被国会弹劾之后,“慰安妇”协定亦遭舆论砲轰,韩国国内不断涌现重新谈判的要求,并获得参选总统的多名候选人的支持。如果支持废除协定的候选人日后当选,对于日本来讲将会又是一个漫长且头痛的解决过程。

此刻最“头痛”的应该还是韩国政府。继因部署“萨德”与中国交恶,再次陷入两难境地:一边是日本的强势回应,一边是不肯退让的国内舆论。

更为蹊跷的是,韩国国内一直存在质疑声音,怀疑政府在“慰安妇”协定上存在“双重协定”,即除了对外公开的部分之外,政府可能私下答应了日方其他要求,移走日本使馆外少女像可能就是一例。

韩国政府多次否认协议中包含“移走少女像”,但釜山铜像事件出现后,外交部无法对此向日本提出合理交涉,让民众舆论更加坚信,朴槿惠政府在“慰安妇”协定问题上欺骗了公众。

于是,韩国司法部要求政府公开《日韩慰安妇问题协定》文件,对现任政府来讲是火上浇油。一旦协商内容中的确存在公众无法接受的部分,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