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全球变暖驱使鸟类过早迁徙,燕子等长途迁徙鸟类受害最多

刊登于 2016-12-30

气候变化驱使鸟类过早迁徙,或会错过部分食物。图为2016年12月27日,德国,一群海鸥飞过沙滩。
全球变暖驱使鸟类过早迁徙,或因错过食物及筑巢点而影响其繁衍后代。

透过考察分析数百个分布于五大洲的物种,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随着全球气温上升,迁徙鸟类呈现出提早飞往夏季繁殖地的趋势——总体而言,全球气温每上升一摄氏度,平均大约提早一天。

鸟类迁徙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性温差与食物供给变化,因而到达夏季繁殖地的时间点相当重要。在错误的时间抵达——甚至只是提早几天,也可能导致它们错过重要的资源,例如当季的食物和筑巢的地点等,而且这也会影响其后代孵化的时机及存活几率。

我们知道受气候变化影响,许多植物与动物正在重塑其重要活动的时间点——例如开花和繁殖等。现在透过研究,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鸟类迁移时间是如何变化的,以及这一变化在跨物种间产生了怎样的连带影响。

英国爱丁堡大学生物学院研究人员 Takuji Usui

研究人员考察的对象包括远距离迁徙鸟类,例如燕子和斑姬鹟(Pied Flycatcher)等,以及那些迁徙距离较短的鸟类,例如田凫(Lapwing)和白鹡鸰(Pied Wagtail)等,并对它们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比较。

在每年的9、10月左右,英国的燕子会飞往法国西部,再一路跨越比利牛斯山(Pyrenees)及西班牙东部,进入摩洛哥并穿过撒哈拉沙漠,最终停留在南非过冬。在迁徙时,燕子可以以每小时17至22英里的速度飞行,每天大约能飞200英里(约合322公里)。而体积比麻雀稍小的斑姬鹟,则会在夏季迁徙到英国西部地区“避暑”及繁殖,之后飞往西非度过冬天。

短距离迁徙的鸟类中,从喙到尾长约30厘米的北方田凫,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英伦三岛看到,繁殖季节倾向于待在农田、湿地和草甸,冬季则大多在牧场和犁过的田野里度过。

研究人员发现,进行长距离迁徙的鸟类比较而言对于温度升高最不敏感,可能受到的伤害也最大,因为其他本地鸟类会在它们抵达之前抢先进行繁殖并抢走食物,使得这些长途跋涉的“外来户”抵达目的地之后可能面临食物危机。

在研究过程中,除了对当下状况的考察以外,研究团队还翻查以往业余爱好者与专业科学家的鸟类迁徙记录文献,从中寻找有用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这些文献包括来自19世纪美国自然学家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笔记等,最早的史料可以追溯到约300年前。

该研究由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NERC)主持进行,论文发表于英国生态学会(British Ecological Society)旗下刊物《动物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35 英里
英国地区的燕子在迁徙时,最高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35英里(约合56公里)。

声音

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候鸟如何跟上繁殖地的变化,与外在环境保持同一步伐。

英国爱丁堡大学生物学院研究人员 Takuji Usui

鸟类迁徙

迁徙是鸟类随着季节变化进行的、方向确定的、有规律的和长距离的迁居活动。在动物界中,类似的活动非常常见,对昆虫则称为“迁飞”,对鱼类则称为“洄游”,对哺乳动物则称为“迁移”。迁徙是鸟类生命周期中风险最高的行为,受到体能、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人类活动常常有意或无意地破坏鸟类迁徙的补给站点,给它们的迁徙制造更大的困难,有时甚至对某些物种的存续产生严重影响。(资料来自维基百科,百科内容以 CC BY-SA 3.0 授权)

来源:BBC卫报独立报每日邮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