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

从希拉莉的自拍群像说起:是影像的民主还是迷失?

这种对“领袖”的认同仪式,最终也是为了自我认同,“到此一游”的方式最终是不是幻象?

特约撰稿人 廖伟棠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6-09-27

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在佛州拉选票,大批支持者自拍与她合照。
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在佛州拉选票,大批支持者自拍与她合照。

这一切都从第一视觉印象上吸引观者作出反应:为什么画面有如此强烈的张力,是否隐喻着某种政治判断?

昨天,一幅由希拉莉竞选团队成员 Victor Ng 上传推特的照片疯传网络。从表面看,它的走红与照片构图上的传统美学相关:在清晰的透视消失点两边,密集的群体与孤独的主体形成均衡,群体中的蓝衣与主体的蓝衣构成呼应。这一切都从第一视觉印象上吸引观者作出反应:为什么画面有如此强烈的张力,是否隐喻着某种政治判断?

自拍的误读

作为一个传统影像的资深阅读者,我一开始就被这种表象诉求骗了。我下意识解读其为对希拉莉目前岌岌可危的选举优势的讽刺,甚至脑补了背过身去的那大批民众是在转向杜林普,他们举起手机拍摄杜林普而不是希拉莉,因为杜林普的作派更符合这个全民娱乐时代——简而言之,他的言行举止比希拉莉耸动得多,是社交网站最欢迎的传播主题。

作出这样错误解读的不只我一个,目测我身边有两大群体如此误读,一是内地喜好分析国际政治形势的朋友,他们习惯政治先行的思维,且不熟悉脸书的影像传播定律;二是专业摄影师群体,他们和我一样,半辈子都用镜头对准别人——尤其是名人,即使用了智能手机也很少自拍。不过大家在年青世代的引导下,很快明白了,那背对希拉莉的群体其实是她的忠实支持者,他们进行的是脸书世代最常见的自拍+合影行为。

接下来半秒钟他们就会把这张“合照”po上各自的社交网络——他们与希拉莉在现实空间中本来存在距离和相对松散的结构,被平面化压缩得亲密起来,继而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交织出一个排他的、“完美”的虚拟空间。

背对你,见证你

恰恰是丰富的误读、含混与颠覆,才是这张照片深层的魅力所在。这张照片里充满了交投的视线,它们交织出一个新的网络,正好网住了我们时代的种种自我投影。

首先是群众的视线,他们首先发现和确认了希拉莉——他们的认同对象的存在,接着他们反身利用智能手机的前置镜头所制造的镜面,把自身与认同对象纳入同一维的平面。有意无意之间,这宣示并强化了他们对她的认同,因为接下来半秒钟他们就会把这张“合照”po 上各自的社交网络——他们与希拉莉在现实空间中本来存在距离和相对松散的结构,被平面化压缩得亲密起来,继而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交织出一个排他的、“完美”的虚拟空间。

这种对“领袖”的认同仪式,最终也是为了自我认同,以一种“到此一游”的方式确证自己是“时代见证者/缔造者”,虽然很可能是幻象。

第三者的清醒与尴尬

接着是照片摄影师 Barbara Kinney 的视线,她是自拍时代的独醒者,就像群拍时代总有一个摄影师把相机转向围聚的同行那样,她熟悉自拍之道,才有这么会心一笑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但作为希拉莉竞选团队成员,她的职业自觉使她本能地把画面平均分配,数十支持者占用一半画面,希拉莉和寥寥几个同僚占用一半。权力的划分似乎很明确,但是左侧群众手上的手机就像武器一样颠覆着这种权力分配,希拉莉尴尬的表情也恰好说明了:她的存在依赖于这些拥有新民主话语权制造机器(智能手机)的群众,她手里那只麦克风象征的传统话语权只能旁落。

希拉莉的视线是尴尬的,她不知道应该把目光投射到具体哪个人的手机镜头上,如果在专业摄影记者时代,这种涣散的目光会导致观者心理上的不信任感。她能在每个人的手机屏幕上看到自己,但她不可能跟每个人打招呼,只好向远方虚拟的某人挥手。相对于某些在演唱会掏出自己手机反身与 fans 合影的明星、还有动辄反拍拍摄自己的人的艾未未,希拉莉在这一刻显出了她的落伍和无措。

希拉莉尴尬的表情也恰好说明了:她的存在依赖于这些拥有新民主话语权制造机器(智能手机)的群众,她手里那只麦克风象征的传统话语权只能旁落。

险境中如何不被抛弃?

“一个以一条推特作诱饵的人,你怎么放心把核武器放在他手里?”希拉莉谴责杜林普的话言犹在耳。但正是推特在把即将掌握核武器的人广泛传播,网络民主有时会变成现实非民主的推波助澜,正如前述,杜林普善用网络的亲善和逗趣去粉饰自己极右的排他,而网民往往只看表面。这张照片的误读者莫非是潜在的杜林普支持者?也许并不,但至少他们是意识到希拉莉的险境的人。

照片的能指与所指的彻底矛盾构成张力,在诗歌中那是一种强有力的悖论修辞(例如荷马史诗里写:“太阳神阿波罗从山上走下,就像黑夜一样迅速降临大地。”),而且能指中包含了否定所指的潜意识,这些背向被支持者的民众,显示了两者之间内在的疏离,无意被敏感的 Barbara Kinney 所拍摄揭示。

希拉莉到底会不会被网络时代抛弃,我们尚不可知,但可以预测未来手机的前置镜头像素将要大大增加,不再存在镜头前后之分,拍摄者与被摄者之分,人人皆要是焦点所在。这样一种影像“民主”将要接替两百年来的影像“独裁”,带来的传播革命仍将无远弗届。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