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颜值不高而被嫌弃的蔬果,正是解决饥荒的良药

那些卖不出去的“丑果”去了哪里呢?那些因为长得奇形怪状,连被采摘机会都没有的“丑果”,又去了哪里呢?

端传媒记者 金其琪

刊登于 2016-09-17

夏季来临,你在归家路上经过蔬果摊,发现新鲜解渴的西瓜已上市。你停下脚步,手指掠过那几个颜色不均匀的、不够绿的、条纹不够清晰的、形状不够浑圆的、有奇怪刮痕的,最后选择了最漂亮的一个,心满意足地买回了家。

虽然你也许不想承认,但和看人一样,大部分人在挑选食物时,是会“看脸”的。长得漂亮、没有瑕疵的蔬果,总是最先卖光,去晚的人就只能买到“歪瓜裂枣”;而农场和商店的员工也十足聪明,总会把最漂亮的蔬果摆在最前。

但这样一来,那些卖不出去的“丑果”最后都去了哪里呢?那些因为长得奇形怪状,而连被采摘、摆卖的机会都没有的“丑果”,又去了哪里呢?

在如今的市场上,蔬果如果不能做到完美无缺,就会没人要。

美国蔬果零售商 Jay Johnson

答案是,它们中的大部分,都被浪费了。有的烂在田里,因为农夫知道这种卖相很难卖得出去,而收割采摘和储存也需要成本,干脆放弃;有的“侥幸”来到批发市场,却因为卖相不佳而被超市成批退回;有的披荆斩棘终于登上货架,但没人看得上它,最后也只能被超市丢弃。

联合国数据指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食物在生产、收割、运送、消费的不同阶段被浪费,价值约9700亿磅。若按食物种类分,全球每年有近三成的谷物、超过四成的根茎类和薯类以及蔬果、超过二成的豆类和菜籽类以及肉类、超过三成的鱼类和海鲜类,以及近二成的乳制品,都被浪费。

美国纽约市一个市场。
图为美国纽约市一个市场。

而与此同时,全球尚有8亿人处于饥荒之中,随时面临食不果腹,甚至活活饿死的风险。另外,全球食物生产导致的环境破坏中,这些浪费的食物也有“功劳”。如果全球浪费的食物是一个国家,那它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将进入全球前三,僅次于中国和美国。

尽管这些食物并不都是因为丑陋而被浪费,例如在不少发展中国家,种植和储存设施落后、运输慢等也是造成浪费的原因,但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大量的浪费都源于大型连锁商店对食物卖相的要求。

看脸:食物界的“潜规则”

在南美洲秘鲁,农场主 Luis Torres 每年要扔掉350万磅的洋葱。原因自然是卖不出去,因为这些洋葱个头太小,或是不够圆、有瑕疵。农场的主要盈利依仗北美和欧洲的大超市,但这些市场对洋葱卖相的要求很高,不要“残次品”。秘鲁本地又没有这么大的需求量,不足以消化这些欧美看不上的洋葱,唯一的选择就是扔掉。

尽管心痛, Torres 从没试过跟挑三拣四的超市口吐怨言:“如果我抱怨了,超市下次就找其他农场了。我是个很实际的人,我又改变不了这些规则。”

在非洲肯尼亚,一位农场主每周要扔掉40吨绿豆、西兰花、蜜豆和红花菜豆,原因是不符合欧洲市场对食物卖相的要求。而这些食物,足以让25万人在一周内填饱肚子。

在美国,匿名农场主对总在最后一刻才反悔的大超市心怀不满,“他们会在50个篮子里找到一颗顶部烂掉的生菜,然后说:‘我们不要你的生菜,这通不过农业部的抽查。’”但农场主终究不敢得罪大超市,“下次他们就再也不会从你这进货了。你要为了少亏这8000美元,去放弃500万美元的销售额吗?”

2015年10月22日,美国爱荷华州,农夫在收割农作物。
美国爱荷华州农场。

但超市也有苦衷:“只有最漂亮的食物才能让消费者掏钱。”美国食品销售协会副主席 Rick Stein 说,美国食物的销售额与卖相及品质是直接相关的。美国社企 Food Cowboy 创始人 Roger Gordon 说,新鲜食物占据了大超市总利润的15%,而如果在进货的时候对卖相的要求放宽50%,利润率就会由1.5%骤减到0.7%。

大超市明白,消费者只喜欢外观理想的蔬果,例如又圆又亮的苹果,笔直的、带点幼芽的芦笋,如果某家超市的蔬果比较丑,消费者就会去别家。超市要在竞争中尽量迎合消费者,农场要在竞争中尽量迎合超市,丑果被淘汰,这就是食物界的“潜规则”。

拯救“丑果”的一百种方法

专家批评市场把消费者“宠坏”,呼吁放宽食品市场的准入标准。在联署网站 Change.org 上,超过15万人联署要求零售业巨头沃尔玛(Walmart)停止“歧视丑果”的行为。

对待“丑果”,除了直接扔掉,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降价卖出。而沃尔玛在舆论压力之下,的确这样做了。今年7月中旬,沃尔玛宣布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300间超市,以2到5磅一包的形式售卖“丑苹果”。早在4月底,沃尔玛已经开始在德克萨斯州的400间超市售卖“丑薯仔”。当然,有许多地方的小超市,乃至本地集市、农场墟市,很早就已经开始这样做。

政策层面也有改变,加拿大魁北克省从今年7月底开始,废除原本对丑陋蔬果的上架限制,允许那些有“不正常物理特征”的蔬果出现在商店中。当地政府说,这是为了减少食物浪费。

而在大超市和政策之外,食物生产行业内部,其实也一直在想办法自我消化这些“丑果”,尽量让它们派上用场。例如美国的 RC Farms 农场五十多年来用丑果和收集来的厨余喂猪,至今已喂养了2500头猪,节省了800吨饲料。食物加工业也是“丑果”的好去处,例如果汁、果酱、罐头厂等,都是不介意蔬果本来面目的行当。不过,用来喂猪和进入食物加工业的蔬果,价格都不会太高,若再减去采摘、储藏和运输的成本,要怎样让农夫不亏本,也还是个难题。

致力于利用“丑果”价值的 NGO 在不同国家做着努力。例如创办于美国加州的 Imperfect,就从农夫手中收购“丑果”,然后低价卖给旧金山湾区的过千个散客订户。这些订户自然都是认可食物不可浪费,“丑果”不应受歧视的消费者,也确实节约了购买成本。Imperfect 的联合创始人 Ron Clark 就说:“我们在重新定义食物的美。”

而在法国,由 Tristram Stuart 创办的 Feeding the 5000 活动则更进一步,直接把各处收集来的“丑果”加工成美味的法式大餐,免费请人吃饭,就像机构的名字一样,要以这些原本被浪费的食物喂饱5000人。在巴黎共和国广场用1100磅“丑薯仔”做的6100份法餐,一度使 Tristram Stuart 登上《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杂志,名扬四海。

还有很多种拯救“丑果”的方式,最简单的,就是当你在超市见到不是那么圆润光亮的西瓜时,也不要介意买下它。它们只是长得有些奇怪,和那些美丽的“一等品”一样,它们也能填饱饥饿的肚子。

3600
据香港 NGO 惜食堂统计,香港每天有超过3600吨的食物被弃置,其中不少仍可食用,有 NGO 利用回收和剩余食物制作出2313万份爱心饭盒。

声音

长得丑的蔬菜水果不仅完全可以吃,(吃掉它们)还对地球有好处,要让人们理解这一点还是非常非常难。

美国食物回收公司 Hungry Harvest 主管 Evan Lutz

农场主不会愿意得罪零售商。他们不会用《1930年易腐烂农产品法》来对付 Safeway、沃尔玛或是 Costco 这种大超市,因为如果这样做,下次这些超市就再也不会向他们进货了。

美国 NGO Imperfect 联合创始人 Ron Clark

饥荒与浪费食物是两个问题,但可以通过同一个办法解决。

售卖“丑果”的英国超市主人 Doug Rauch

来源:国家地理杂志卫报CBC华盛顿邮报Fortune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