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印度文化部长失言遭批:受害者不应为性侵负责

刊登于 2016-09-01

有数据显示穿裙子就会被强暴没有直接关系。
印度文化与旅游部长玛赫·夏尔马(Mahesh Sharma)失言遭到指责:女性穿着不该成为性侵的借口。

印度文化与旅游部长玛赫·夏尔马(Mahesh Sharma)28日公开对媒体表示,外国游客抵达印度机场时,应有一份建议列表,上面列出在印度该做与不该做的事:例如女游客不该在天黑后于小城市里单独行动,或是穿短洋装及裙子。夏尔马强调,这是为了外国女性游客好,因为“印度文化与西方并不一样”。

此“善意忠告”一出,立刻引发国内外强烈批评声浪,使得夏尔马随即在隔天澄清,他只是建议游客在寺庙等宗教场所的穿着,而非要求女性应该怎么穿。

但尽管如此,相关讨论仍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有人认为夏尔马所言恰好证明,印度正是在这样的错误观念下,成为一个无法保护女性的国家;也有人以传统印度人都穿裙子,反驳夏尔马的“文化差异”借口。

看来对于强暴的讨论始终还是没有脱离过去‘女性也要付些责任’的想法。

网友 Maleeha Syed

而在这些言论中,引起最多共鸣的,则是对于“女性该对自己被性侵犯负责”的愤怒。夏尔马的建议背后隐藏着大众常有的预设:穿着会诱发性侵害事件。也因此,可能的受害者必须注意自身打扮。

事实上,背负罪名的不只有短裙。过往案例显示,印度政府常在该国爆发性侵害事件过后,快速指认出肇因,然而其谴责的对象却总是错误。网路媒体 Quartz 曾为此制作了一张清单,上头列举了36项被印度政府归咎的“无辜清单”,以凸显印度政府始终不对性侵害提出根本解决之道。清单内容对女性指摘颇多,包括“太过迷人”、“荤食”、“酗酒”、“穿比基尼”、“不穿大衣”等,此次引发热议的“裙子”也在其中。

2012年印度震惊全球的巴士强暴案中,23岁的女学生 Jyoti Singh 于夜归时遭五名男性殴打、轮暴,最后伤重不治。虽然此事件激起女性捍卫自身权益的意识,但责怪被害者的言论却也在印度占有一席之地。在该事件纪录片“印度的女儿”中,性侵案嫌犯及辩护律师便认为遭到强暴的 Singh 自己也有责任。

曾在印度德里居住过六年、现居香港的记者 Heather Timmons 也以自身观察及数据指出,德里女性受攻击的机率之所以远高于香港,并不是因为香港女性穿着比较保守,而单纯只是因为在香港,“男性并不那么常攻击女性”。Timmons 指出,即便香港女人穿短裤及三吋高跟鞋进公司,或穿迷你吊带背心去看风景,她也从未看到有人批评她们的穿着会引发男性遐想。

每当这类犯罪发生时,人们总是责怪女孩,她们不该出门或不该穿这样的衣服,我们应该指控的是男性,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

2012年印度巴士强暴案受害者 Jyoti Singh 的母亲

但对受害者的责备并不仅存于印度。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 Our Watch 于3月公布一项调查结果,发现12至20岁的澳大利亚年轻人当中,责怪性侵受害者的态度也相当普遍。约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男性向女性施压、要求发生性行为是“正常的”;37%的人甚至同意自己难以尊重喝醉的女性;更有超过一半的年轻人相信,“表明自己不想要有性行为”是女性的责任。

此外,2013年加拿大有关妨害性自主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5%的受访者认为,假如女生已经先与对方调情,便是邀请对方与她发生性关系;另有11%的人认为女生穿的裙子过短也是一种邀请。

对此,加拿大制作了一系列名为 Don’t Be That Guy(别当这种男人)的海报。海报描绘许多会让男生误会的情境(例如女生醉倒在床上),明白指出即便如此,也不代表女生同意自己被侵犯,借以宣导妨害性自主的责任应该在加害者身上。

不过,也有人质疑,为何妨害性自主的罪名总是扣在男性身上,并认为这类罪名不该被性别化,女性也可能成为加害者。

100
根据2014年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资料,印度每天都有将近100起被通报的性侵案,却只有四分之一的案子会被定罪。

声音

亲爱的外国游客,很抱歉告诉你,印度政府很衷心地认为女性该为自己被取笑及强暴负责。

网友 Pooja Mishra

玛赫·夏尔马回家做三明治去吧,别借印度文化之名监控女性。

Twitter 网友 SheSays

妨害性自主

所谓妨害性自主,指违背被害人意愿,对于无抗拒力者或不知抗拒者,利用一定权势的关系或机会,或施以诈术,对被害人进行性交或猥亵。 (资料来自网路)

来源:QuartzAl Jazeera女人迷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