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Facebook 再次更新演算法,向“标题党”宣战

刊登于 2016-08-05

Facebook将再度强化演算法,打击标题党。
Facebook 再度更新演算法,旨在打击“标题党”。

在大量网民通过社交媒体阅读新闻的时代,一些文章为吸引点击常常选用夸张甚至虚假标题,被骗进去的用户却有苦难言。8月4日,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 Facebook 发出声明,称将更换演算法,让那些使用骗取点击(Clickbait)标题(俗称“标题党”)的内容更少地出现在用户的动态消息页面(News Feed),但本次“整改”仅限于 Facebook 上发布的文章,而不包括视频。

When She Looked Under Her Couch Cushions And Saw THIS……I Was SHOCKED!(当她在沙发坐垫下面看到这个……我震惊了!)

Facebook 在声明中举例的“标题党”

Facebook 此前就多次更新动态消息演算法。今年6月,该公司宣布提高用户好友贴文显示优先度,并降低新闻媒体等各类专页的优先度。这一改变对不少依赖 Facebook 引荐流量的媒体造成影响。

早在两年半之前,Facebook 就首次表示要清理“标题党”内容,并同时推广高质量内容。Facebook 表示,减少“标题党”新闻内容有助于用户之间更“真诚”的交流。分析指出,这一做法也是为了提升平台内容品质、增加用户使用时间,并借此提升广告收益。

为有效实施这项政策,Facebook 将对文章进行“评级”,被认为是“标题党”的文章会得到较低的评级,并会更少出现在动态消息页面。

该公司负责动态消息的产品经理 Adam Mosseri 表示,Facebook 在过去几个月内已收集这些骗点击内容的常用词汇,以便进行内容筛选,并将相关文章发送给专门的团队进行分析判断。他表示:“我们希望内容出版者分享人们真正关心的消息,Facebook 认为读者更需要直接了当的文章标题。”

目前,这个判断“标题党”的演算法还需要人工辅助进行分类,但该系统也会利用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技术自动分析 Facebook 上的内容,来学习判断哪些文章属于“标题党”。

纵观目前微博、微信朋友圈中所传播的一些信息,文不对题、低俗暴力、夸张惊悚、故弄玄虚以及无底线的悬疑已经成为某些传播者制作标题的几大法宝。

中国国家网信办发文批评“标题党”

与 Facebook 主动进行演算法调整来打击“标题党”相比,拥有数以亿计网民的中国大陆则主要依靠官方行为进行管控。去年10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刊发题为《“标题党”“图片党”该收手了》的文章,痛斥中文世界最大的社交平台微信、微博上的“标题党”现象。

2015年微信平台点击量位居前十的文章,多是以“笑死千万人”、“限制级短片”、“快封了”等夸张的关键词吸引用户阅读。许多订阅号于是纷纷效仿,甚至在标题中出现“呵呵呵呵呵呵呵”这类故作幽默但不知所云的字眼。

网信办表示,微博、微信等平台中存在的造谣传谣、散布色情内容等问题虽已在逐步解决,包括建立辟谣中心、处罚违规帐号等,但相关管理措施还没有涉及标题及标题配图。网信办称,“现有的微博、微信公众号鱼龙混杂,其背后运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这无疑也为不良标题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土壤。”

不过,中国当局曾因“标题党”问题拘留国一位网民。2015年1月,福建漳州一位26岁男子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题为《昨晚,石狮,震惊全国!一家34口灭门惨案!转疯了!》的文章,但直到文章结尾才揭示“真相”:34只死老鼠。该文随后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转发。7天后,这名男子因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当地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17:7 亿
截至2016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Facebook 与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17亿与7亿。

声音

内容发布者应该避免出现标题和文章内容信息不符的问题,更不该夸大文章标题或是创建误导信息。

Facebook 公司声明

这是个好主意,标题党真的到处都是。我建议 Facebook 可以添加类似“不喜欢”(Unlike)这样的按键,让用户举报标题党。

网友Paul Guerra

在 Facebook 看新闻?那上面就是一团乱麻好吗!

网友 Jackson Johnson

知音体标题

简称知音体,是一种发源于网络的,以模仿杂志《知音》的文章命名方式,对童话,名着等的重新命名的一种恶搞形式,已知最早出现于2007年8月天涯论坛的一则帖子,后来发展到以知音体形式命名新闻事件,人物,用煽情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的文章标题。有评论认为,这是网民对《知音》杂志的低俗化风格的一种反击,是以恶搞的方式对抗恶俗。一些普通市民则认为这仅仅是恶搞的另一种形式,无伤大雅。只是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时代的价值取向。反对者则认为拿名著开涮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应该以于制止。一些专家则表示强烈抗议,认为这种行为有碍中华文化的传播,会影响到青少年。《知音》杂志负责人也出面表示,他们不介意网民拿知音体标题开玩笑。(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华尔街日报数位时代Ars Technica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