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减少使用氯氟烃30年后,南极臭氧空洞终于开始愈合

刊登于 2016-07-06

2015年10月的臭氧层破洞面积。
2015年10月的臭氧层破洞面积。

近日,研究南极臭氧空洞近30年的麻省理工学院大气科学家Susan Solomon团队,在权威期刊 Science 上发表研究报告,指30年前震惊世界的南极臭氧空洞已显示出“愈合”迹象,自2000年以来,空洞面积已经缩小150万平方英里。研究还指,空洞的缩小与1987年人类签订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有关,这说明限制人类在工业产品中使用破坏臭氧的氯氟烃(氟氯碳化物)已经取得了成效。

氯氟烃

氯氟烃(英语:Chlorofluorocarbons,简称 CFCs),又称氟氯烃、氯氟碳化合物、氟氯碳化合物、氟氯碳化物、氯氟化碳,是一组由氯、氟及碳组成的卤代烷。因为低活跃性、不易燃烧及无毒,氯氟碳化合物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中。其中氟利昂是包括二氯二氟甲烷在内的数种由科慕生产之卤碳化合物的商标名称。氯氟烃由一群以托马斯·米基利(Thomas Midgley, Jr)为首的美国科学家于1928年人工合成,用作冷藏器的冷冻剂(雪种),因为过往的冷冻剂(例如氨及二氧化硫)都易燃或有毒。其后,氯氟碳化合物被广泛使用,直至20世纪末科学家意识到氯氟碳化合物的害处为止。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如果用医学来类比的话……现在,真正令人鼓舞的是,这位病人(指南极臭氧空洞)确确实实已经开始病愈了。

麻省理工学院大气科学家Susan Solomon

报告指,通过2000年到2015年十五年间用卫星和热气球共同进行的观测,科学家发现每年9月的南极臭氧空洞数据已经显示出明显的愈合倾向。愈合具体表现在大气臭氧柱总量的增加,臭氧浓度在垂直剖面上的变化,以及臭氧空洞面积的减小。

1979年至2010年间南极臭氧层浓度变化。
从左上至右下,1979年、1989年、2006和2010年间南极臭氧层浓度变化。

臭氧分布在全球上空的平流层中,但南极在春季,也就是每年9月、10月左右,会有极端冷空气云团为化学物破坏臭氧提供条件,因此臭氧空洞在南极上空特别明显。南极臭氧空洞最早在1974年被人发现,三名科学家发现稳定的卤素化合物如氯氟烃(CFC)会破坏臭氧层,后来在1995年凭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但真正让臭氧空洞引起全球关注的是80年代末期的国际探索,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中间出现巨大的洞口,40%到50%的臭氧消失,面积相当于美国总面积的两倍。由于臭氧消失会令更多紫外线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对人体健康有危害,1987年,联合国邀请了26个会员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减少使用氯氟烃,保护臭氧层,1989年1月1日生效。

而此次的研究就证明,“约一半”的臭氧空洞愈合是由于“化学的原因”,也就是说,平流层中那些破坏臭氧的化学物质如氯氟烃等减少了。NASA在2014年曾公开一条短片,显示臭氧空洞自1979年至2013年的变化情况,《蒙特利尔议定书》生效后的近20年间,臭氧空洞都未有愈合迹象,直到2006年后才开始逐步好转。

Solomon 还指,去年10月火山喷发产生的臭氧空洞预计要到2050年才能消失,且可能会有反复。但她对未来的臭氧层情况有信心,认为人类可以做得更多。

2050
联合国曾在2014年预计,南极臭氧空洞估计会在2050年完全愈合。

声音

科技和创新能创造奇迹,人类现在仍在使用空调、冰箱、发型喷雾(等含氯氟烃的东西),还有待我们继续大声疾呼。

麻省理工学院大气科学家Susan Solomon

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环境条约,《蒙特利尔议定书》保护了平流层中臭氧,避免了更多紫外线辐射到达地球表面。

联合国副秘书长Achim Steiner,2014年

蒙特利尔议定书

蒙特利尔议定书,全名为“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是联合国为了避免工业产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对地球臭氧层继续造成恶化及损害,承续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大原则,于1987年9月16日邀请所属26个会员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所签署的环境保护议定书。该议定书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各种消耗臭氧层物质曾广泛地在制冷空调、泡沫、清洗、农业、消防等行业使用。臭氧层的破坏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引起白内障、皮肤癌等疾病,因此蒙特利尔议定书下的臭氧层保护活动可对个人的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华盛顿邮报ScienceVox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