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纽约华裔警员误杀非裔罪成,引发美国华人游行示威

刊登于 2016-02-22

2016年2月20日,美国纽约,约1万多华人在布鲁克林区的卡德曼广场公园(Cadman Plaza Park)集会示威,支持被裁定误杀罪成的纽约警员梁彼得(Peter Liang)。摄:Craig Ruttle/AP
2016年2月20日,美国纽约,约1万多华人在布鲁克林区的卡德曼广场公园(Cadman Plaza Park)集会示威,支持被裁定误杀罪成的纽约警员梁彼得(Peter Liang)。

2月20日,数万名华裔在纽约、华盛顿、洛杉矶等超过40个美国城市举行集会,声援因误杀黑人而将被判刑的华裔警员梁彼得(Peter Liang)。这次游行被称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华裔游行,组织者称游行总人数超过10万,但也有参与者认为该数字存在水分。

纽约组织方由于提交游行许可过晚而未来得及获批,便在位于布鲁克林区的卡德曼广场公园(Cadman Plaza Park)举行了集会示威活动,该地点距离事故发生地只有数百步。

示威现场的人们高举“Minority NOT Scapegoat”(少数族裔不是替罪羊)、“Justice For All”(为所有人争取正义)、“Tragedy Not Crime”(是悲剧不是犯罪)、“One tragedy, two victims”(一次悲剧,两个受害者)等标语,国会众议员孟昭文、纽约州参议员寇顿、纽约州众议员金兑锡、纽约市前主计长刘醇逸等华裔政界人士也出现在示威活动中。

不过,示威现场也出了意见相左的抗议者,他们高举“Jail Killer Cop”(关押杀人警察)、“Fuck Peter Liang”等标语,与华裔抗议者在现场短暂对峙。在纽约的示威地点,警方为维持秩序带走了其中两名非裔抗议者。

在华盛顿国家广场,一位华裔母亲对端传媒记者说,“希望下一代不会再受到歧视!”现场集会者大多是第一代移民。多位示威者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和平示威活动。

据端传媒记者现场估测,华盛顿的集会人数约为800人;纽约的集会人数则达到1万余人。

在美国第五大城市费城的游行中出现了非裔的身影,但华裔仍占绝大多数。一位非裔中年男性说,“我们要的是司法公正,而不是种族偏见。今天我们选择和你们站在一起,明天我们仍然会做同样的决定。”

波士顿的集会位于市中心的 Boston Common 公园,现场多数华人也都是第一次参加游行。开始游行前,人们为无辜身亡的 Akai Gurley 默哀了1分钟。刘女士从新罕布什尔州驱车一小时赶来,她说“我今天来,是因为我害怕以后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时,没有人为我站出来”。波士顿的集会为梁彼得筹集了6242美元。不过,亲历者表示,路遇的十几个非华裔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2016年2月11日,美国纽约,梁彼得(Peter Liang)被裁定误杀罪成后双手掩面。摄:Mary Altaffer/AP
2016年2月11日,美国纽约,梁彼得(Peter Liang)被裁定误杀罪成后双手掩面。

2014年11月20日,就职不到一年的纽约华裔警员梁彼得与搭档 Landau 在布鲁克林一栋建筑里巡逻。就媒体目前披露的法庭证据显示,梁彼得当庭承认在巡逻时左手持枪,没有感到受到生命威胁,但子弹已上膛。

当他们走到8楼时,梁听到楼下有声响,或因紧张而不慎使子弹脱膛而出,撞击墙壁反弹打中正在7楼准备下楼的非裔男子 Gurley 的心脏。梁在事发后先与 Landau 争执谁来报告上级,但都未立即报告。随后梁在下楼寻找弹头时发现有人中枪, Gurley 的女朋友 Butler 正在对他进行急救;梁与 Landau 均接受过专业急救(CPR)训练,但都未出手相救,梁也没有立即通知总台或叫救护车。这一系列表现被认为是影响陪审团作出判决的重要因素。

2016年1月21日,针对梁彼得的审判正式开始。2月11日,陪审团宣布,认定梁彼得构成二级误杀和渎职等五项罪名,将面临最高15年监禁的判决。梁彼得一案将于4月14日宣判,他和他的搭档目前也已被警方开除。

这一消息公布后,梁彼得案迅速在华人社群引起爆炸性的反应,人们快速透过微信群等社交媒体交换信息并组织游行。亚裔维权大联盟的吴一平是本次游行的召集人之一。他说,一周之内他在微信上就召集了十个500人群,每个微信群都是满员。

2014年美国出现白人警察射杀非裔的 Michael Brown 案和勒死非裔烟贩的 Eric Garner 案,涉事警察均未被大陪审团要求起诉,曾引起普遍舆论不满与大规模的示威抗议。有观点认为,梁彼得被重判,是由于纽约政府亟需安抚非裔族群的情绪,而警察工会和辩护律师并未为梁彼得提供有效支援。在美国华人中,认为纽约警方 “捡软柿子捏”、让梁彼得“当替罪羊”的想法非常普遍。但也有熟悉本案细节的律师表示,从这个个案来看,梁彼得的确负有责任。

辩护律师 Robert E. Brown 认为,尽管“各种族的人都在说,如果梁彼得不是华裔,或不是有色人种,他可能就不会定罪”,但他“不确定这一点”。“我不觉得我们的陪审团有意说,‘我们给这个人定罪吧,因为他是有色人种。’”

有分析认为,华人在美国社会因某些方面的压制而长期积累了许多不满情绪,梁彼得的案子或成为发泄的导火线;同时由于微信这一社交应用的普及,许多华人同乡会及社区组织等都建立起了微信群,也使得一向对政治冷感的华人群体这次能够被快速召集并作出响应。

5
梁彼得被判成立的五项罪名分别是二级过失杀人罪(Manslaughter in the second degree)、二级袭击罪(Assault in the second degree)、二级危害他人安全罪(Reckless Endangerment in the second degree)、疏忽杀人罪(Criminally Negligent Homicide)和渎职罪(Official Misconduct)。

声音

有争议并不一定是坏事。华人要想如一些标语所说的那样,“不做哑裔”,积极参与美国政治,就要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倾听不同的声音,去和不同的人对话,而不是陷在自利的狭隘逻辑里面。倘若绝大多数时候对社会公义不闻不问,只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出来喊两句,是永远无法真正维护自身权益的。去年全美轰轰烈烈声援非裔美国人的“blacklivesmatter”运动,如果华人更积极地参与了,那么今天声援梁彼得的声音也就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政见”发起人、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博士生方可成

警察的身份并不代表在道义上就天然正确,作为执法力量的象征,他们更多时候承担比普通人还要严厉的标准。我也很同情梁彼得,但他应该为了他的所作所为受到惩罚,真的不能用“失误”这样轻描淡写的字眼一笔带过,那可是一条无辜人命。

微博网友 LeMcDull 的文章《为甚么梁彼得被裁定所有罪名成立?》

我们少数族裔要为自己的权益进行抗争,绝不做美国白人的替罪羊。如果今天我们不站出来,那么明天面对我们的将会是和梁警官一样不公正的待遇。

一位游行参与者

从这个个案看,我不觉得梁彼得被判罪成有种族因素;从美国社会现实看,包括亚裔在内的少数族裔确实仍在很多问题上遭遇不公正对待,其中有些案例恰恰是近年来警权的不断扩大造成的。华人这次选择通过维护一位被判有罪的纽约警察来争取作为少数族裔的平权,不是说不行,但真的是一个难度很大的“hard模式”。

中国网友

Michael Brown案

迈克尔·布朗命案发生在2014年8月9日美国密苏里州。事发时,18岁的非裔美国青年迈克尔·布朗在未携带武器的情况下,遭到28岁的白人警员 Darren Wilson 射杀。布朗并未携带武器,且没有任何犯罪记录,在被射杀前他仅与警员接触了不到3分钟。当地警方认为布朗涉嫌一起抢劫案,但直到被射杀时他和警员之间都没谈到劫案一事。这起事件引发连续多日的抗议行动,甚至出现暴动,警方派出大量警员、装甲车,并发射了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试图平息骚乱,FBI 也已经介入调查。8月16日,为了维持当地治安,州长 Jay Nixon 不得不宣布当地进入紧急状态,实施宵禁。8月28日,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称国家刑事司法系统的应对“不公平”。(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纽约时报卫报CNNBBC中美对话(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