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读书时间

除了欧逸文、何伟,想了解中国你还可以看看这8本书

读懂中国,还是看见混沌?这些熟悉或陌生的故事背后,是每位作者寻找当下真实中国的过程和努力。

端传媒记者 王菡

刊登于 2015-12-10

#读书时间

2015年的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得主周浩讲过他的一次顿悟。有个德国汉学家要策划展览,主题是呈现中国的变化,周浩问他:展览想讲述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策展人说了两个字:混沌。这两个字深深影响了周浩,也成为他拍摄纪录片的重要出发点。

所谓混沌,就是既有的一切印象都不再可靠,旧有的观念也不再稳定,万事都危机四伏,又随时绝处逢生。在混沌中,试图描述“此刻”的努力弥足珍贵,因为每一个此刻的切片,都可能是历史结晶出的永恒。

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中,非虚构写作显示出它的力量。近年在华语世界大热的何伟(Peter Hessler)、欧逸文(Evan Osnos)两位英文作者,便以《纽约客》式写作,让身处其中的人,看到一个个因司空见惯所以视而不见的中国面向。

除了他们之外,这次,我们挑选了8本当代中国作者的非虚构作品。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直面当下,记者式书写。这些记者、作家、学者走进现场,深入中国最日常的喜怒哀乐、婚丧嫁娶,和最荒诞的天灾人祸、悲欢离合。这些调查得来的缩影或全景,跨越城市和农村,阶级和族群,其中强烈的问题意识,无一不在印照着中国。但最终,所有的关怀、立意、分析,又都回到人身上──人的抗争与妥协,欲望与梦想,心灵与生命。

作者们并不一定像“纽约客”一般笔法成熟,你甚至能看到他们在哪里搁笔,在哪里犹豫,他们身上的困惑、失语和真诚反思,也作为真实中国的一部分,随作品记录下来。


梁鸿《中国在梁庄》

中国在梁庄

出版日期:2015年5月
出版社:人间
作者:梁鸿

乡村中国的一片泥淖

留守儿童教育,农民医疗、养老,农村家庭关系裂变,基层政治困境,自然环境恶化......梁鸿以故事展开这些社会问题:“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老太”“选举给钱都找不来人”“在棺材里把骨灰撒成人型”......每个局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故事,却是村里人每日面对的生活。来自外部观照的痛心,和身在其中的自然应对、被迫坚强形成一种反差。梁鸿一直强调,她想表达的核心不是物质上的贫穷,而是精神困境。

在离开自己生长的梁庄二十多年后,梁鸿回到这里,试图梳理“当代社会变迁中乡村的情感心理、文化状况和物理形态”,诘问“中国当代政治经济改革、现代性追求与乡村之间,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透视“一个村庄如何衰败,更新,离散,重组”。有评论认为这本书在感情表达上可以更克制。但作为故乡的一分子,她从不隐藏自己,她强调“我”的主观视野情感和限制。也正是“观察者”和“梁庄人”的双重身份,让这本书更丰富。

梁鸿《出梁庄记》

出梁庄记

出版日期:2015年7月
出版社:人间
作者:梁鸿

城市中国的巨大阴影

《中国在梁庄》以问题分章节,《出梁庄记》则以地点归纳故事。这些地点标示了梁庄走出的农民工,奔波打工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中国。梁庄所在的河南是人口大省,外出的农民工在三千万人左右。这一次,梁鸿用两年时间,走访十余个城市,访问340多人。书中最后呈现的51位主要人物,年纪最小的9岁,最长的53岁。有的刚来到城市,有的已经离乡三十年。

梁鸿随着梁庄人流动的路径,记录他们的“生存感”,在艰难生活之下对“生存价值”的追求。近几年,关于农民工群体的影像、报导、研究连篇累牍。但少有作品能像这本书一样深入,梁鸿在努力让他们自己说话,他们是她亲戚的亲戚,儿时的伙伴。他们面对她时的熟悉和陌生,既能触摸到同乡情谊的温情,又刺破了城乡的冲突。亲切而尴尬的矛盾点,正是他们惯于掩饰,也最敏感的生存尊严。

查建英《弄潮儿:中国崛起中的行动者和推动者》

弄潮儿:中国崛起中的行动者和推动者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
出版社: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查建英


精英中国的进退博弈

与梁庄人代表的农民、农民工相比,查建英的《弄潮儿》呈现了对应的另一极端:中国的精英群体。北京是他们的中心舞台,“巨大的财富在这里源源涌出,剧烈的政治和思想较量在这里展开,巨型的文化企业和传媒机器在这里运转,”这里是所谓“强国”“崛起”的核心。他们立于潮头,也成了风向标。如査建英在前言中所写:“我希望,通过了解他们的奋斗与顿悟,他们的成败与得失,读者能够抚触到一个城市的脉博和灵魂,一个国家的精神。”

除了书中两组主人公(三位知识人,三位企业家),查建英的同代人中,很多正处在政治、商业、学术、文化和传媒等领域的影响力顶峰。她的家世、学历背景让她身处其中,在美国的生活又让她置身其外。对她来说,他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弄潮儿。

丁燕《沙孜湖》

沙孜湖

出版日期:2015年1月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者:丁燕


边疆中国的混血活力

视线从中心拉阔到新疆北部。在新疆,石油工业、旅游业同时发展,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共存。雪山、沙漠、草原、异域风情,几乎是所有新疆宣传片的主要元素。近年来的暴力恐怖事件让游人对“风景画”感到不安。但鲜有人对生活在这里的不同族群如何共处感兴趣。哈萨克人如何与风雪搏斗,冬不拉怎样从草原精神的象征变成县城宾馆里表演的小玩意儿......

中国东部经济发展向西部辐射扩张,生于新疆哈密的丁燕则向东部珠三角迁徙。当她在自己落脚的东莞(打工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回望西北家乡,她发现流水线上的工人,和草原上的牧民之间有紧密而深刻的联系。从人与机器的关系,到人与土地的关系,都关乎人的主体性,和发展、流动对生活的冲击。

邹波《现实即弯路》

现实即弯路

出版日期:2010年9月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邹波

平凡中国的虚实之间

已从记者转为诗人的邹波,更坦然面对作为观察者的“自我”。他在自序中写到:“正如读历史时区分哪些是人祸──政治之祸、恶之祸、愚蠢之祸,哪些是天祸。而在非虚构的现实写作中,他人的命运就是『天』,其他的黑暗就是我自己。”

这本书的故事,没有太多沉重和荒诞。反而有许多人物是现实中,活得恣意的一群:在云南的民间诗人、农民小说家,在新疆独自研究木牛流马的教授,在海南办《天涯》杂志的文学人......

袁凌《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我的九十九次死亡

出版日期:2014年7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袁凌

死亡中国的艰辛慰借

袁凌用死亡的故事,讲活着的世界。他写下的99次死亡,都是他人生中亲历的。他写到:“一个乡下孩子活下来和长大的过程,也就是他身边的人不断死去的过程。”

开矿、下田、写文,甚至恋爱,都可能招致死亡。他从幼年记忆中第一次开石板受伤的死亡,写到饥荒中饿死的年轻人;从遇难的矿工到反革命案件中枪毙的犯人;从生命最后时刻的作家路遥,到重庆红卫兵墓;从狂犬病被打死的狗到面临灭绝的熊……这些生命有的有遗言,有的没有。袁凌努力还原他们的生活场景和生存状态,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图景。

杨潇《子弟》

子弟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潇

转型中国失重游离

有人说杨潇是写作风格最接近何伟的中文作者,时代激荡都在日常生活里静静流过。比如小时候家附近的铁路,是他和小伙伴们捉蝗虫、压弹壳的地方,也是来自全国的铀矿原材料输送线,铀是制造原子弹的必需金属。火车经过的声音,就是一种时代回响。

杨潇是厂矿子弟,在中国中西部有很多国营重工业工厂,厂区就是一个小社会,里面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八十后”作者的成长,是和改革开放同步的。这本书有他过去几年在《南方人物周刊》的部份作品,也有他自己的经历。

南香红《野马的爱情》

野马的爱情

出版日期:2011年7月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作者:南香红

新闻中国的人文脉络

上世纪90年代,南香红就为《南方周末》杂志写过一系列关于中国西域的文章:敦煌壁画、楼兰古墓......1998年,她写了《野马的故事》,从新疆引进野马种入手,跟进报导野马过度繁殖给当地政府造成的财政缺口,野马放还野生后的无处可去,家马野马间的血缘污染......历时几年的系列报导,指向人类活动与野生动物生存的冲突,对野生动物繁衍的阻碍。

她能让没有热点的事件成为经典故事。这本书还收录了关于北京旧城改造、三峡工程、等重大题材的文章。南香红有句名言:“或许你的报道只是一瓢水,但是你一定要了解整个长江。”在这本书里,你会触及故事背后关于文明、自然、人类的隐线。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