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读书时间

17世纪中国人眼中的太平洋

这幅明代中国航海地图的历史命运,比它作为政治争端的证据,更值得探索。

刊登于 2015-11-08

#读书时间

塞尔登先生的中国地图:香料贸易、佚失的海图与南中国海

出版社:联经(台北)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作者: 卜正民(Timothy James Brook)
译者:黄中宪

文 / 端生活文化组

区域格局、势力范围、东亚海域稳定、岛弧链,似乎才是国际关注“习马会”的重点。其实人们早已习惯以自己所在的区域为中心看世界,只是更有实力(那包括军事、经济等等)的区域,总是决定什么才是所谓的“全球视野”。

一张明代远洋航海图展开,17世纪的中国,在亚洲海域占据什么位置?西起印度洋,东至香料群岛,南起爪哇,北至日本,那就是当时中国人所知道的世界。这本书也是从这张地图讲起。

1654年,塞尔登(John Seldon),一位英格兰律师,赠予牛津大学鲍德里氏图书馆一张中国地图。这大概是这位伦敦“东方通”视为珍宝的一张图。这张地图的左上方是中国大陆,大半图面是大陆南部沿海、东亚、东南亚海域和岛屿。我们今天只能这样描述这张图,可能并不准确,因为绘图者,17世纪的中国商人、航海者,没有什么亚洲、太平洋的概念。

地图常被拿来做历史的遗证。一个岛屿、一片海域今天的归属,好像只有古地图是证据。不过作者并不打算拿这幅地图,支持或挑战任何一方的立场,为争端详解佐证。相反,他把地图,这种空间的平面投射,放回历史,讲述它在西方世界的前世今生:收藏者塞尔登的人生轨迹,最早来到欧洲的中国基督徒沈福宗,启蒙时期的汉学研究,十八世纪东方研究的没落......地图被争夺、冷落、重新发掘。地图的命运比地图本身更丰富。

中国因为庞大的体量从未被忽视,但在西方世界的地位一直不断起伏。从神秘遥远的新世界,资源掠夺目标地,迅速崛起的劲敌,从地图命运中可见一斑。不过,当年的商人做过怎样的远航梦,也许比今天的政治争端,更吸引我们。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