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陈一新:说英背叛美,太严重也太言重

中英不可能发展出“中英特殊关系”,而“英美特殊关系”则可相互包容为各自经贸利益与中国合作的行为。

刊登于 2015-10-26

英国外相哈蒙德(Philip Hammond)。摄:Suzanne Plunkett/REUTERS
英国外相哈蒙德(Philip Hammond)。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妇上周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英国以103响礼炮隆重欢迎,他们日间登上女王御辇,夜间下榻白金汉宫,进出唐宁街10号相府,作客首相卡麦隆乡间别墅,参观英国核电厂在内的关键基础设施,习并以第一位中国领导人身份对国会发表演说。

包括大陆金融、基建、能源、汽车、航空、保险、文化、投资等各行业,多达150位的大陆企业家跟随出访,双方共签订159项协议,总值近400亿英镑,其中包括价值数十亿英镑的欣克利角核电站。

国际媒体与学者专家普遍认为,英国为了经济利益已扬弃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连英国金融时报都说,英国为了商业利益,不惜背弃美国。该报社论声称,在面临人权活动人士和美国的压力下,英国为了商业利益隆重欢迎习近平是没错的,此次访问必将标志着英国从根本上重新校准自己的大国关系。

首相卡麦隆的前策略顾问希尔顿批评,英国政府一味讨好中共领导人的行径,简直是“国耻”。面对各方质疑,英国外相哈蒙德(Philip Hammond) 20日否认向中国资本开放市场将威胁英国国家安全的说法。他辩称,英中关系已进入“成熟”阶段,而且将带来双赢结果。他特别指出,一个国家所谓“国家安全”的基础是“经济安全”。卡麦隆则表示,英国与中国大陆如果没有坚实的经济和贸易关系,恐将无法就诸如人权等的问题,与大陆进行“坦率”商谈。

问题是,英国真的放弃了“英美特殊关系”吗?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说英国背叛美国,放弃“英美特殊关系”,委实太严重也太言重。

“英美特殊关系”是建立在三个明显的要件之上。首先,英美两国之间拥有多元与棉密的沟通交管道,举世无匹。不仅英美政府之间具有无数的多元沟通管道,从社会到民间的沟通交流管道,更是成千上万,源远流长。

其次,双方在谈判议程设定上没有层级结构的问题。例如,双方在议程设定上没有特别的优先级,或哪个议题必须先谈,哪个议题必须后谈的限制。

第三,英美两国之间没有“安全困境”的问题。所谓安全困境,就是一个国家常会担心另一国国家增加国防预算或发展新武器是针对自己,而采取反制措施。然而,英美之间却没有这样的问题。反而是,英国如果提高军事支出或斥资发展新式武器系统,美国只会乐观其成。

此外,“英美特殊关系”还有七个隐含的要件。

第一,英美两国之间大部分人民拥有相同的血源。两国人民多来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后裔。

第二,英美两国之间享有相似的文明,两国人民在文学、戏剧、电影、艺术常相互涵泳,甚至相互吸收。

第三,双方在文化与典章制度上有高度的重迭性。英国学者洛克的三权分立学说,未能行之于大不列颠王国,反而畅行于北美洲的美国。

第四,英美两国之间至少分享部分的历史。为逃避宗教迫害,英国清教徒搭乘五月花号抵达现今美国的东北角,一直到波士顿茶党反对英国增收茶税,因而发展到独立战争,从此英美两国历史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

第五,虽然英国为议会制,美国为总统制,但双方的政治体制都是民主政体。

第六,英美两国享有共同价值体系,双方对民主、自由、人权与民权的看法大致相同,并与时俱进。

第七,最重要的是,英美两国拥有共同的战争记忆。英美两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并肩作战,历经二战、韩战、越战、波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反恐战争。今年北京举行九三大阅兵时,英美两国与二战盟国拒绝参加,主因就是他们从不认同1949年才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他们有共同的战争记忆。

最后,习近平说不论中英有多大分歧,双方可以进行合作。没错,只是中英之间的分歧大到不可能发展出“中英特殊关系”。而“英美特殊关系”则可以相互包容为了各自的经贸利益而与中国合作的行为。大概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大节不逾矩,小节出入可也”吧。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