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港人抗议:邮筒也要去殖民化?

刊登于 2015-10-06

香港市民在长春社文化古迹资源中心外的邮筒前走过。摄 : Xaume Olleros/端传媒
香港市民在长春社文化古迹资源中心外的邮筒前走过。

近日有香港保育团体透露,香港邮政以“不合宜”为理由,计划用铁板把殖民时期遗留的旧邮筒上的英国皇室标记覆盖,并将部份现役旧邮筒改作文物,仅供观赏之用。在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于9月20日发表“去殖民化论”言犹在耳之际,香港邮政的方案也引起公众反响,质疑连邮筒也难逃“去殖民化”。

将有用的邮筒放进博物馆,和阉割它有什么分别?

香港民间组织“邮筒搜索队”队长冼伟文

据长期关注香港邮筒保育的民间组织“邮筒搜索队”统计,香港目前仍在使用59个英治时期的旧邮筒,其中最古老的已投入使用超过100年。

但9月时,该组织与另一保育组织“长春社”分别应香港邮政邀约会面。他们引述,邮政官员当时表示,旧邮筒上的皇冠图案容易引起市民混淆,建议用不损害邮筒的方式将其遮盖,代之以香港邮政的蜂鸟标志,又建议拆除部份旧邮筒,移至历史建筑旁供人观赏。官员称,具体安排仍在筹划中。

两个组织均质疑香港邮政提出的方案。“邮筒搜救队”队长冼伟文表示,旧邮筒最少可使用150年,大部份目前状态仍然良好,且邮筒上的皇冠图案是“最精华的部份”,既反映了英国皇室的更替,也显示了邮筒“年龄”,遮挡后等于将邮筒的历史挖空。

长春社高级公共事务经理李少文则认为香港邮政的理由牵强,指“市民不至于连邮筒都分辨不出”。他又指,若将旧邮筒移至博物馆,等于将街头文物与市民生活割裂,不是保育的最佳方式。

李少文又透露,曾有邮政官员向他直言将逐步“去殖民化”,因此认为拆改旧邮筒与这一指令相关。他批评香港邮政在未咨询市民的情况下自作主张,称不排除发起抗议活动,如号召市民在旧邮筒上系丝带。目前,“长春社”已在 Facebook 上设立香港旧邮筒专页,号召市民“野生集邮”,拍摄并上传旧邮筒照片。

香港邮政的计划曝光后,《明报》记者查询并引述邮政官员表示,旧邮筒上的皇冠标记或皇室徽号“不合宜”,因此3月已决定将其覆盖。官员又称,现时香港已有5个旧邮筒在历史博物馆等地作展览用途,香港邮政将从库存的退役旧邮筒中再选取7个不同款式的邮筒,放在合适地点供市民观赏。

对于旧邮筒被指“不合宜”,前邮政署署长谭荣邦指出,港府在1997年回归时,确实考虑过相关问题,但当时政府从实用角度出发,认为邮筒耐用,且更换的工程较大,决定保留旧邮筒。

谭荣邦表示,不理解香港邮政现时为何要覆盖邮筒上的徽号,但认为此举是“欲盖弥彰”。他指,香港不少殖民时期的街道名,如英皇道、太子道等,都没有在回归后改名,认为不是所有殖民时期留下的事物都要改。

5 %
香港目前有1148个邮筒,英治时期沿用至今的旧邮筒共59个,约占5%。

声音

不少英治时期的旧邮筒为本港制造,正反映本港中西文化荟萃的特点。促香港邮政收回成命,勿向街头文物动手。

“邮筒搜救队”队长冼伟文

回归后处理殖民地年代的行政手段应与保育历史须取得平衡,亦毋须联想到“去殖化”与否……不想抹掉历史,至少各时期要保存一套,否则我觉得好反感。

古物咨询委员会主席林筱鲁对《明报》说

为何不拆除礼宾府?整栋建筑物都是英治、日治时期的殖民符号啊。

时评人陶杰

第一化的问题,没依法实施去殖民化,让本应放在历史博物馆里的东西跑出来招摇过市,有的被奉为金科玉律。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于9月20日指香港存在“两化问题”(不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国化)

香港邮政

成立于1841年,现在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邮政部门,原本隶属于经济发展及劳工局,于2007年7月1日决策局重组后,被划入新成立的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邮政署于1995年开始转型为以“营运基金模式”运作,财政自主,以比较商业的手法经营邮政业务,邮政署的收入来自售卖特殊邮票、传统邮递、特快专递及缴费服务(如政府部门及公共事业)等。邮政署亦为香港人提供办理电子证书服务。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明报苹果日报RTHK南早中文网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