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读书时间

静水深流,雨伞运动摄影的最终走向

摄影本来就是把动态凝固于静止的艺术,这也成了社会运动之记录的一个隐喻,以静涵养动能、向动致敬而后沉思动向的一种努力。

特约撰稿人 廖伟棠

刊登于 2016-11-25

#读书时间

何兆南新书:早安晚安。

在全民皆摄影师的时代,一场运动的参与者本身就是运动最直接的记录者,在香港雨伞运动之中,高举雨伞的人被拍摄,下一秒很可能就是他高举相机/智能手机,转过身去拍摄那个放下相机举起雨伞的人。在这种影像饱和之中,所谓的专业摄影师如果要区别于Facebook上往往是第一手热辣辣影像的制造者,必须要另辟蹊径,因为所谓纪实摄影的第一规条“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罗伯特.卡帕)在这种肉搏战一样的占领运动已经失效,因为人人都离中心那么近,全民运动中所有人都成为中心。

马丁新书:我们的价值。

如此情势下,首先突围而出的,依然是遵守传统新闻摄影理念,但做得更多以求以量取胜的摄影师。无法回避的一本摄影集当然是马丁的《我们的价值》,这本厚达数百页的全彩色影集几乎无孔不入地记录了928之后运动的方方面面(遗憾的只是928当天及此前,马丁不在香港,成为他的记录最大的缺失)。马丁虽然是商业摄影师,并非专业记者,但他在整个拍摄之中无处不表露出一个战地摄影记者的素质,在他的影像中最能传达的是:这是一场多面向的战争,除了剑拔弩张的示威者与警察之间的冲突,马丁还善用特写去挖掘个人内心的“战争”,虽然他没有拍到928那天的催泪弹的硝烟,他却拍下了因此深埋在人心的硝烟。这一点超越了他影像语言的保守,成为《我们的价值》的最大价值。

与之相比,本来是纸媒摄影记者的谭志荣采取的却是并不那么新闻摄影的叙述方式,按理说他长期置身占领区的第一线,无数晚上直接和留守者一起睡马路共同进退,他完全可以交出一本更全面的雨伞运动全记录。但谭的《我们不是暴民》(四笔象出版)在编辑选择上颇见心思,剔除了大多数冲突的时刻,而去凝视那些决战前后的人的肖像、他们晨起或者熟睡时的那个“纯真时刻”,让你看到的绝非“暴民”而是赤子。此外,对一缕缕斜穿过密集楼群的阳光、黑夜里散落街道的物件上面的微光,谭志荣愿意为之停步,也显示出他并非一个摄影记者而更像现代意义的“影像拾荒者”,他捡拾了这场运动的草根、即兴、野生等另类价值。

我曾经在关于香港社运记录摄影的简史文章指出:香港的社运摄影虽然依然从属于纪实摄影的范畴,但个别成熟的摄影师已经摸索出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并且成果累累了,他们的共同倾向是:不避讳主观倾向(有明显的社运立场),拍摄更着眼于运动中的静态反思。

马丁新书:我们的价值。

静力呼应着、统合著运动之力。摄影本来就是把动态凝固于静止的艺术,这是人盡皆知的,然而正是这么质朴的特性,成为了社会运动之记录的一个隐喻,并非以静制动的功利,而是以静涵养动能、向动致敬而后沉思动向的这么一种努力。实际上,这也是香港社会运动走向的一个趋势,尤其在经历了如此极端、包含这内外双重撕裂的雨伞运动之后,我们必须沉淀经验,蓄势待再发。

在928一周年前最新出版的摄影艺术家何兆南的《早安晚安》最能显示这种静力,可以说他传承了香港社运摄影前辈谢至德拍摄菜园村运动与沈嘉豪拍摄皇后码头运动的沉静、克制,同时又显示出流动的敏感。谢至德擅长捕捉深度隐喻的意像,何兆南却仿佛要更极致地放逐某种属于现代主义诗意的隐喻,把方形稳定空间中的一丝一毫波动都平息。一如他在成名作《光之道》中所追求的,一种来自天地无形之力所衍生的秩序感弥漫在这些水平视角、结构单纯的影像上,运动中的集体情感胁持(有时演变成媚俗)荡然无存,只剩下“不存在”被强调、贯穿在纵深空间的消失点上,细读仿佛一首关于运动的极其隐忍的哀歌。何兆南的雨伞运动,是一个人的运动,静水深流,无喜亦无惧。

何兆南新书:早安晚安。

当然不能忽视的还有谢至德的作品《安静的失控》,他的实验更为极端,人、作为一场运动的主要因素被完全排除出影像中,只剩下空间──这些把“变化”隐藏在最细微一角的空间,仿佛只要观者注意到这一角,整个空间的稳定就会爆炸。这样一个处于临界点的空间,是雨伞运动赋予所谓高达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香港的一个微妙的可能性,其诡异近乎傅柯所定义的异托邦。《安静的失控》尚未结集出版,可待日后细论了。

早安晚安

出版社:brownie publishing ltd (香港)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作者:何兆南

Witness 我们的价值

出版社:有种文化@Sun Effort
出版日期:2015年7月
作者:马丁 Martin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