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

李嘉诚罕见回应“撤资”批评: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刊登于 2015-09-29

李嘉诚将名下公司全线撤出中国,引起大陆多家官媒争论。摄 : Bobby Yip/REUTERS
李嘉诚将名下公司全线撤出中国,引起大陆多家官媒争论。

最新动态

9月29日,李嘉诚透过其旗下的香港长江实业集团的官方网站发表声明,回应此前中国官媒连续发文评论其“撤资”。他在声明中表示,相关文章“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长和集团公共事务部又在声明中就传媒近期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回应。

声明回应称,“撤资”的指控“完全不成立”,在重组过程中,李嘉诚个人并没有减少持股比例,也没有从中套现,并声称集团将一如以往在全球,包括在内地寻找投资机会。

对于过去两年减少内地房地产投资,声明回应称是由于部分内地城市出现供求失衡风险,但减少房地产投资不等于不投资,集团零售业在内地发展迅速,店舖比两年前增加了77%。

声明解释了此前不做出回应的原因,当时正值国家主席习近平访美前夕,不希望此事成为焦点,喧宾夺主,冲淡习近平访美的重要讯息,引起商界和投资者不必要的顾虑。

对于“不爱国”的指控,声明则列举了李嘉诚创办的基金会在中国文化、教育、医疗、扶贫等方面的大量投入,称其对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事业“宗旨不渝”。

在与中央的关系方面,声明表示个别人士的言行不代表国家方向,也不相信文革式思维复苏。还表示“李先生对中国充满信心,对习主席沉稳的领导能力深感佩服”。

30日,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发表社论,称以李嘉诚的身份,回应一篇网络文章“不太寻常”,显示他重视大陆公众对他的看法。

社论指出,大陆对李嘉诚新的舆论面貌并非敌视,而是一个“去神化”的过程,大陆人现在更倾向于把李嘉诚看作“逐利第一”的商人,而非“爱国爱港的楷模”。社论强调,“内地公众对此已经适应,也许他(李嘉诚)本人也有必要适应”。

────────────────────

事件回顾

香港首富李嘉诚引发的撤资争议,近期在大陆持续发酵。继新华社旗下“瞭望智库”称“别让李嘉诚跑了”、《证券时报》回应称“让李嘉诚大大方方走,天塌不下来”后,《人民日报》公众微信号也于9月20日加入讨论,称对于李嘉诚撤资,“与其挽留不如目送”。

合作时借权力,卖出时说市场,似乎双重标准,让人难以淡定。

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罗天昊在“瞭望智库”发布的文章中称

9月12日,“瞭望智库”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别让李嘉诚跑了》一文。文章称,按商业逻辑,李嘉诚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但他近20年从地产、港口等中国最不市场化的产业积累财富,不是纯粹的商业成功,而是得益于权力的扶持。

因此,文章认为,李嘉诚选择在中国经济遭遇危机的敏感时刻撤资,是道义失守的表现。文章呼吁,在完成回报穷人、稳定香港、多做慈善这三大使命前,李嘉诚不宜“一走了之”。

由于“瞭望智库”具有官方背景,此文发出后随即引起轩然大波。9月13日,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发表声明,称集团没有撤资,有买有卖是正常商业行为。同日,瞭望智库亦从所有平台撤下此文。有媒体引述知情人士表示,文章只是新人编辑的无意之选,背后没有太多考虑。

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而动,市场的规则就是遵守法治,只要在法治框架内,资本享有来去自由的权利。

评论员李克济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表的文章中称

然而,事件并没有到此为止。9月15日,中证监旗下的《证券时报》发文“挺李”,认为强留一个李嘉诚,打击的是更多企业的信心。次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也回应了关于李嘉诚撤资的提问,称“要形成更加法制化、更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时隔近10日,大陆官方媒体《人民日报》也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声。一篇署名为李克济的文章指出,“李嘉诚不宜想走就走”的观点,即使在道德上有正当性,在道理上也说不通,更与法治精神相悖。文章又指,中国要做的不是“自降身份的挽留”,而是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今天的离开”成为“明天的遗憾”。

但当天的《人民日报》报纸及网站上,并没有出现这篇文章。

对于资本的跨境流动,专业媒体《第一财经日报》也于22日发表社论,呼吁外界理性看待。文章认为,资本没有国界,撤资也没有看空“母国”的意味,不应苛责李嘉诚为什么不留下,而应反思中国经济政策是否出现问题。文章呼吁,对于像李嘉诚一样的商人,“越尊重他们离去的自由,才越可能吸引更多外商”。

3
自今年9月完成最新一轮重组后,李嘉诚“长和系”在香港注册的上市公司仅剩3间地产信托公司:置富信托(778)、泓富产业(808)、汇贤(87001),其他主要上市公司全部迁册海外。

声音

香港前十名的商业大家族,过半从事地产行业,可见,其财富的来源,并非为香港创造了真实的财富,而是部分建立在权力经济,土地经济之上。

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罗天昊在“瞭望智库”发布的文章中称

房地产业与公权力关系特殊人皆尽知,但客观地说责任不全在企业,企业如果有违法应该严肃执行法律,而不是不让人走那么简单。

证券时报记者黄小鹏

在中国宏观经济风云飘摇、香港时局动荡的时刻,李嘉诚的撤资迁册动作实在太过醒目,而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依然我行我素,展现出“超人”过人的商业毅力和决策力,也许只有将之放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才能读懂这位年近9旬老人的行为逻辑。

财经作家吴晓波

李嘉诚

香港企业家,出生于广东潮州,现担任长江实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是香港、大中华地区首富,绰号“李超人”,旗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能源业、网络业、电讯业以及传媒业。1940年,12岁的李嘉诚逃难到香港,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历程,他创立的企业长江集团已成为香港最大的企业。1989年北京六四事件后,外资大批撤离中国,李嘉诚反而大举投资中国,成为香港在中国大陆的最大投资者。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号第一财经日报BBC中文网刺猬公社证券时报DBC数码电台澎湃新闻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