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zh-hans
评论| 荣剑:中美不再是中美,中美依然是中美,中美关系下一步
对中国领导人来说,中美新的经贸协议或许在经济上是一个“量”的损失,但从政治上看,协议对于提振中国民营企业的信心,改进他们的预期,是一个“质”的保证。
评论| 四个学者告诉你,G20前后,香港的抉择与未来
请愿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G20?如何看待重新被提出的诉求“真普选”?在国际政治中,香港目前的地位、角色是怎么样的?香港学者、海外学者又如何研判影响香港前途的杠杆因素?
台湾福卫七号升空任务成功,“见证台美密切合作关系”
东八区6月25日下午14时30分,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以猎鹰重型火箭搭载六枚台湾福尔摩沙卫星七号(简称福卫七号),于甘迺迪太空中心发射升空。福卫七号主要任务,主要工作是进行全球气象预报、气象变迁研究、及电离层动态监测。 晚间8时48分,六枚卫星都与地面取得通联,发射任务宣告成功。 福尔摩沙卫星七号是台美近10年来最大的科技合作案,总统蔡英文亲赴新竹太空中心观礼,并在现场致词表示,两年前,福卫五号升空,证明了“台湾有自主研发太空卫星的能力”,现在福卫七号6枚卫星的升空,更见证台湾的太空科技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热。
评论| 白信:科技苦力主义的崛起与新冷战的现实
当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美国新自由主义破产后,中美间以新苦力主义为中心的国家与资本的共谋也宣告破产,中南海和华尔街的合作再难以为继,双方的分岔开始了。
评论| [书摘]最后的秘密: 黎安友分析中共“六四”结论文档
编按:本文系香港新世纪出版社,2019年5月31日出版的《最后的秘密—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六四”结论文档》的导言,作者为美国知名学者黎安友(Andrew James Nathan)。黎安友是英文《天安门文件》编者之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人权研究所指导委员会主席;前政治学系主任(2003-2006)和东亚研究所主任(1991-1995);黎安友教授是英文《民主期刊》和《当代中国期刊》编委会成员;2013 年在柏林的美国学院曾获柏林奖学金。 本书的全部文件来自1989年“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