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从现场封锁到以通报为准,新闻报道的各环节在中国是如何被瓦解的?

但在愈发逼仄的环境中,一种新的新闻实践模式正悄然生长。一些记者离开机构媒体,以独立撰稿的方式,尽力绕开系统的限制。

从现场封锁到以通报为准,新闻报道的各环节在中国是如何被瓦解的?
2022年3月22日,中国广西省梧州市,东航波音737-800客机MU5735航班坠毁后,官员与中国民航局航空安全总监及东航董事长在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摄:Ng Han Guan/AP/达志影像

【编者按】本文与《新新闻》 联合发布,首发于端传媒。《新新闻》是独立媒体,为追求自由精神的中文社群提供高质量原创报道。

2022年东航3.21空难,记者程旋坐着出租车,在坠机附近村口被人拦住,他下车,碰上老乡骑摩托车路过,便坐上后座,装作村民,驶过值守关卡的官方人员。但他到了村里才发现,自己和坠机点之间还有三道关卡,被警察层层把守。他看不到飞机残骸,也接触不到封锁线里做调查的专家。

同年唐山烧烤店殴打女性事件,记者姜予安来到餐厅,想和老板娘聊几句,但对方仿佛看不到她站在跟前,也听不到她的声音,兀自机械地、沉默地拉上卷帘门,转身离开。姜予安跟上去,语气温和地表达来意和关心。老板娘没有呵斥或驱赶她,也没有回答,全程木然。

2024年珠海驾车撞人案,记者潘淇得知消息后,判断报道“禁令”很快会来,于是立即向报社请了假,跳上高铁去了现场。在职务外报道,没有机构保护的他,靠假装生病混进医院,又紧跟遇难者家属混进殡仪馆,一边辨认重兵把守的便衣警察,一边悄悄和当事人搭话。要到联系方式后,他一刻不敢多待,马上离开。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