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乱象背后的逻辑:六问“北京切除”,暴力“士绅化”由何而来?

北京“清理行动”的起点真是那场大火吗?被清理的人们何去何从?一个切除了“低端”的城市会怎样发展?北京正在经历的一切将如何影响中国的其他城市?“切除”之后,我们为你梳理乱象背后的逻辑。

乱象背后的逻辑:六问“北京切除”,暴力“士绅化”由何而来?
2017年12月,北京的清理“低端人口”现场。

费家村位于北京市东北五环外,因聚集了一众中外艺术家,得名“画家村”。这样的村庄在北京城乡结合部并不鲜见,但费家村无疑是幸运的。从2009年起,周遭的村庄一个接一个被腾空,费家村不但侥幸“活”了下来,还吸纳了大量被其他村庄清退的外来人口。几年时间,村里的人口从400多飙升至两万多。

费家村的好运似乎在这个冬天走到了尽头。11月18日那场公寓大火后,北京市展开为期40天的“清理行动”,半个月后,正当人们逐渐忘记寒风中被清扫出城的外来人口时,费家村收到了限期搬离的通知。12月10日——限定搬离的最后一天,费家村爆发了游行,逾百名村民包围了村委会,高叫著“暴力驱赶,侵犯人权”。

这场游行很快被行动迅疾、人数众多的特勤和保安熄灭了,相关影像和讨论也瞬间在网络蒸发,但它敲醒了健忘的人群——不久前那场声势浩大的“清理行动”不过是个开始,而我们的追问也不该止步:“清理行动”的起点真是那场大火么?被清理的人口何去何从?一个切除了低端的城市会怎样发展?以及,北京正在经历的一切将如何影响中国的其他城市?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