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投书表防卫决心:赖清德提史上最高国防预算案|Whatsnew

赖清德提及,北京当局正以2027年完成「武统台湾」的准备为目标,加速侵略台湾的军事整备。

投书表防卫决心:赖清德提史上最高国防预算案|Whatsnew
2025年11月26日,台湾总统府,总统赖清德于“守护民主台湾国安行动方案”记者会上讲话。摄:I-Hwa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美国《华盛顿邮报》于当地时间11月25日,刊登台湾总统赖清德投书,以「我将提升国防预算以捍卫我们的民主」为题,预告将追加一笔400亿美元,约等于新台币1.25兆元的国防特别预算,用于向美采购新型武器,着重提升非对称战力。明(2026)年度国防预算预计达到GDP的3.3%,2030年前将再提升至GDP的5%,是台湾近代最大规模军事投资

接着台湾时间11月26日上午,赖清德在9时30分召开「守护民主台湾国安行动方案」国安高层会议后,在总统府举行记者会。记者会上赖清德宣布,国防部完成「强化防卫韧性及不对称战力计划采购特别条例」及预算规划,预计未来8年(2026年至2033年)将投入1兆2500亿元经费,迈向经济、安全双赢的先进防卫体系。赖清德强调,这笔国防特别预算是必要投资,且是投资在和平与台湾安全,希望在野党能够支持。

防御还是玩火:当「2027武统」越来越近

记者会上赖清德提及,北京当局正以2027年完成「武统台湾」的准备为目标,加速侵略台湾的军事整备,持续升高在台湾周边的演习及灰带侵扰,企图「以武逼统」、「以武逼降」,并吞台湾。

此发言被外界解读为总统府「证实」中国2027年攻台,因而引发讨论。但总统府发言人郭雅慧澄清,此乃错误片面解读,赖清德是指中国正以2027年为节点,推进武统台湾的各项军事准备及复合式威胁。

「2027武统」论,起初来自美国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戴维森(Philip Davidson),他于2021年卸任前,曾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出席听证会时,示警中国可能在2027年前攻打台湾;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伯恩斯(William Burns)也曾表示,就美国已知情报,习近平曾命令军队准备好在2027年前入侵台湾。

除武力威吓外,赖清德指出,中国正升高法律战、心理战、舆论战,企图在世界上消灭台湾主权,更借「反独促统」及「跨境镇压」,企图蚕食鲸吞中华民国政府的管辖权,形塑对台湾实质「治理」的假象,并在台湾内部,加大统战渗透与分化,混淆台湾国家认同。

赖清德于《华盛顿邮报》投书中表示,此笔国防预算将用于投资尖端科技及扩大台湾国防产业基础;加速打造「台湾之盾」,建构分层防御,有效拦截解放军飞弹、火箭、无人机及战机威胁的防空系统。另结合其他人工智慧驱动及无人化平台,「这些战力将使我们达成无懈可击的愿景。」

对此,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在26日中常会上喊话,赖清德此举是在「玩火」,让台海变成火药库、把台湾变成兵工厂。郑丽文表示,明年度国防预算9495亿,已经要举债2千多亿,还有另外两项特别预算也要举债1008亿。如果再加上1.25兆军事特别预算,举债规模就要突破5000亿,远超过法定举债上限。郑丽文批评赖政府此举,「财政纪律已经产生排挤作用,难道赖总统跟国安团队都没有考量吗?」且如此重大的国家政策,竟然没有向全民报告、向国会说明,就直接对外国媒体投书,如此行为是「自贬身价、自毁国格」。

由于20日外媒报导美国国会辖下「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USCC)在年度报告中建议由台湾提供资金,协助菲律宾为境内美军基地升级。国民党团亦质疑追加国防特别预算400亿美元,是否还包含支援美军在第一岛链设施?国民党团首席副书记长林沛祥表示,台湾买武器就算了,现在连别国的军事基地都要台湾付钱,根本不是盟友,是把台湾当成无底洞的金主,「民进党政府应尽速交代相关细节。」

2025年9月20日,南港展览馆,台北国际航太暨国防工业展,汇聚来自 14 国、超过 400 家厂商参与,本年主题为“先进国防、永续飞行、韧性供应链、无人未来”,规模为历年来最大,国防部的摊位展出一架坦克。摄:陈焯煇/端传媒

关税协议交换?台湾已受到备战压力

而英国《金融时报》引述知情人士报导,台美关税协议预料近期将公布,经贸谈判办公室总谈判代表杨珍妮证实目前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正进行文书交换,因此亦有舆论质疑台湾总统府此时抛出未来数年大幅增加国防预算的规划,是向美方「秀决心」。

对此,国安会副秘书长林飞帆26日受访时则否认此说法,认为台湾国防预算确实还有再增加的必要,政府也确实感受到必须加速准备的压力。林飞帆指出,现代战争的型态已经不一样,需要更多无人载具跟不对称战力的投资。台湾作为防御性的国家,并非要扩张跟侵略别的国家,所以在武器系统各项的工作上应以更有弹性、不对称的方式去思考。

而此追加国防特别预算,政府该如何面对国会蓝白阵营国会多数的挑战?林飞帆表示,「我们一直努力希望能争取到更多立委的支持,包括跨党派委员的支持。」民进党政府正在努力,而美方也正积极协助台湾争取国会支持,立法院的审查过程将是关键。

中华经济研究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戴志言指出,关税协议谈判中,美方希望的应该是像台积电那样的实质投资案,而不是单纯买多少农产品或武器。台湾确实有国防采购的实际需求,很多装备已经不得不换,国防预算扩编与关税谈判之间,两者关联「没有那么直接」。

此次台湾政府宣布投入1.25兆元追加国防预算,国防部长顾立雄指出,中共去年至今举行「联合利剑-2024A」系列演习、「海峡雷霆-2025A」演习,形塑环台包围态势。相关军事扩张如舰队远海长航、航空母舰编队、中俄联合空中巡航等军事行动,将威胁扩张至第二岛链,挑战国际社会既有规则,反而促使印太地区民主国家产生警惕。

为此韩国强化飞弹防御系统,2026年增加国防预算8%;澳洲未来4年增加国防预算2100亿元;美国强化军事联盟合作,2026年预算增至28兆元;日本2025年国防预算达战后最高的1.91兆元;菲律宾2025年增加国防预算10.3%;纽西兰未来4年增加国防预算1600亿元。

面对中共威胁,2026至2033年间将借此追加预算强化关键战力,并聚焦「空中重层拦截网、指管与决策辅助、多层次削弱、远程精准打击、强化作战韧性、提升军备量能、国防带动经济效益」7大目标。

军费占GDP比例多少才合理?图说台湾国防预算是高还是低
政府与社会必须开诚布公讨论资源取舍,台湾是否愿意为强化国防,牺牲其他领域的支出。

在高市早苗发言之后:台湾不会缺席区域安全

以目前台湾既有防御设备来看,是否有打造「台湾之盾」的急迫性?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认为,中国大陆目前火力投射与航空战力确实已大幅超越96台海飞弹危机的时代,如常态性在台湾周边布署5到6艘战舰,估计有500个单元垂直发射系统,若全部发射巡弋飞弹,不到3分钟就能抵达台湾的机场、雷达等重要目标,因此确实有必要建构「台湾之盾」来应对新的威胁。

国安战略学者,开南大学副校长陈文甲则表示,此次特别预算同时结合国防产业政策,意在打造自主生产链、提升科技含量,让国防成为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引擎,向内外展现稳定推动国防现代化的决心,有助强化吓阻并增进国际信任。

淡江大学战略所副教授林颖佑分析,不对称战力特别预算已经讨论多时,此时提出更重要的是时机点。目前中日关系紧张,台湾更需要展现出自我防卫决心,现接续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发言之后,更是向国际宣示在第一岛链的区域安全稳定中不会缺席的企图心。

虽然此次台湾政府大动作追加国防特别预算,向国际表明军事抵御决心,亦借此对民众示警战争威胁日益趋近,但追加国防预算能否通过,仍要观察之后台湾国会政党间的角力拉扯。有鉴于此前国会改革法案争议引发的一系列朝野冲突乃至「大罢免」行动,这次国防特别预算势必将成为新一轮朝野对决的风暴中心。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