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今年风雨特别多:极端天气频繁,香港还是免于灾害的“福地”?

“其实(更坏的情况)根本是在眼前,只不过是差一点点,是掷骰的问题。”

今年风雨特别多:极端天气频繁,香港还是免于灾害的“福地”?
2025年9月24日,超强台风桦加沙袭港,涌浪冲上杏花邨。摄:邓家烜/端传媒
🏝️
欢迎来到对话之岛系列文章!本篇文章的编辑或记者将在评论区留言互动,与读者交流新闻背后故事。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提问与回馈,开启与记者、编辑的对话。
极端天气已经成为新常态。目之所及,灾难、悲剧、死亡的数字不断累积,我们不应该在下一次极端天气袭来时,才意识到气候变迁将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刻下无法逆转的印记。在天气变得更坏之前,人类可以做点什么?端传媒推出“畅想未来气候”系列报导,透过当下的现象、过去的历史、城市规划和社会政策的实例、讨论,为未来气候提供新视角。

首篇报导聚焦香港,在这个被视为气候韧性甚高的城市,风和雨也曾造成大量人命死伤,如何在历年的惨痛教训中,建立起一套面对恶劣天气的基建体系?斜坡治理、排洪设计和海岸线管理,在新的气候风险面前,可以如何做得更好?

在超强台风桦加沙袭港一个月后,香港仍可见今年第二个十号风球留下的破坏痕迹。

将军澳海滨长廊旁,多家被严重损毁的餐厅仍在修复;在香港仔,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的玻璃大门被海水冲毁仍然围封。所幸,这场带来惊涛骇浪的台风未造成严重伤亡,破坏主要限于沿岸设施。

“香港的气候韧性其实很高,相对于全世界大城市来说,香港很多方面都值得称赞。”前香港天文台长岑智明对端传媒表示,全球少有地方像香港那样在超强台风后几乎一日内恢复运作,但问题是“应对将来的挑战,我们要看哪个方向做得更好 。”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