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篇报道是端传媒“专题记者成长计划”的成果。2024年,端传媒推出“专题记者成长计划”,希望能够找到仍在尽力坚持华文报道的青年记者,为他们提供专业支持,共同维系深度报道的行业生态。本期是计划的第三期,共设置了三个专题组和一个受众特别参与组。这是专题组“解析世界”的记者陈晓星的第一篇报道。 这篇报道关注今年夏天中国民营经济企业家的接连自杀,及新版《监察法》在其中的可能角色——以反腐的名义,它根除了权力寻租,还是成为了新的工具?
当《人民日报》在四中全会召开前夕大谈“不能因为部分经营主体感受不好就否定整体经济形势”,今年夏天,包括汪林朋在内的四位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接连自杀,却渐渐成为隐匿在“中国经济未来”中的黯淡脚注。中国家居零售龙头企业“居然之家”原董事长汪林朋,在今年4月遭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留置”,7月留置结束仅仅四天后坠楼身亡,外界猜测悲剧与湖北政商界人士接连被调查有关。
“留置”源于中共以前的“双规”,那是1994-2018年间中共纪律检查机关办案时的一种手法,在多个实践中被指限制人身自由。2017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制定国家监察法”,实现对所有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用留置取代“双规”措施。2018年《监察法》发布,监察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与公职人员有关的“涉案人员”,也令原本不具清晰指引的“双规”以立法方式出现。
今年截至2025年10月1日,沪深两市及新三板已有40位上市公司实控人、董事等高管被留置。记者之所以能找到这些信息,是因为上市公司需向投资者披露公司经营状况,继而有信息公开,但这也意味著,未被公开的被留置的民营企业家,人数可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