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总编周记:世界的台积电,以及“高端科技”的神话

端的台积电系列,说的是隐身在复杂芯片制程后面的,台积电真正的“法术”。

总编周记:世界的台积电,以及“高端科技”的神话
2024年5月29日,人们参观位于台湾新竹的台积电创新博物馆。摄:Ann Wang/Reuters/达志影像

总编周记是端传媒的新栏目,逢周五刊出,除了介绍端的全新内容,也会将端编辑室的讨论和思考带到读者面前。

科技报道的迷人之处,在于科技的矛盾本质:它去人化﹑“冷冰冰”,但同时又那么像一种人类宗教,承载著人类无边际的想像和欲望。科技甚至改变了我们如何看历史本身。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我们的史观是循环的夏种冬收,周而复始,而现在被视之为“自然”的线性史观,其实是一种源自法国大革命,只有数百年历史的发明。法国大革命落实了启蒙时代的思想,也让我们自此认为人类从蒙昧走到进步和解放是一条几乎必然的历史进程(想想看柏林围墙倒下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而工业革命则是这种“进步”的具象化:每一代都有新的蒸汽机、电灯、火车、飞机,而且那些进步是肉眼可见的,想想我们跟祖父母辈的生活有多大差别就知道。

而我们形容科技的语言也充满这么一种宗教救赎的味道,例如尖端芯片巨人台积电,就被称为台湾的“护国神山”。如果说在工业革命时代,改变人类历史的“power”是电力,那么现在很可能就是“算力”。聪明的读者可能有有留意到,英语里的“power”能解作“权力”,也能解作“能量”,因为能源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组织的力量。在工业革命年代,城市的日夜因为灯泡被重新规划,工厂的生产因为电机运转而无限延长。而今日“算力即国力”:AI 模型的突破、加密货币的演算、战争中的无人机,背后都依赖庞大的算力支撑。

就像19世纪的电力,21世纪的算力正在重塑我们的政治格局与社会节奏。但矛盾的是,台积电的高端科技神话,其实建立在许多完全不高端的资源上。在“世界的台积电?”系列的第四篇专题中,资深记者吴政霆用大量资料,讲述了“护国神山”的能源困局:随著芯片制程愈来愈先进,台积电的用电量也愈来愈多,一台 EUV 光刻机每年耗电量,就相当于台湾一个小乡镇的用电需求。而在台湾面对核三争议时,台积电的扩产与迎合AI发展需要的先进制程,已经不止是产业决策,还把台湾拖进一场能源政治的困境:如何面对“绿能不足”与“无核家园”的矛盾,如何在高度依赖进口的岛屿上守住能源安全。而这些是二奈米的高端芯片都无法解决的政治问题。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